天美麻花星空高清MV

审核通过-发布

评奖揭晓 | 中山大学第二届习近平外交思想青年论坛获奖名单

为进一步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青年学者对于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研究和探讨,中山大学习近平外交思想青年研学社发起第二届习近平外交思想青年论坛,于3月16日发布征稿启事。本届论坛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与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中国实践”为主题,旨在深入学习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丰富内涵,探索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中国路径与中国方案,获得了广大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读学生的积极响应。

截止至5月17日,本届论坛收到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外交学院等80余所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在读学生投稿,共计有效稿件151篇。所有投稿论文经初步筛选后,本着公平公正和优中选优原则,由评审专家甄选出24篇论文入围,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叁等奖15项。

?

第二届习近平外交思想青年论坛

获奖名单

?

一等奖

序号

校工会精品活动回顾 | 共度六一乐融融——国际关系学院分工会教职工亲子烘焙活动顺利举办

欢度六一,未来可期。适逢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由校工会主办,国际关系学院分工会承办的“萌动智慧,启迪未来”教职工亲子烘焙活动,于2024年5月25日下午在珠海校区海琴6号叠208室成功举办,各单位院系25个教职工家庭共六十余人参加。

?

?

活动现场洋溢着欢声笑语,孩子们都对这次的烘焙活动抱有很高的热情和期待。

?

?

讲座回顾 | 牛军教授主讲“冷战与战后东亚秩序的形成(1945-1955)”

2024年5月27日晚,我院“历史与战略研究”系列讲座第六讲“冷战与战后东亚秩序的形成(1945-1955)”于珠海校区海琴六号叠210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讲座邀请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牛军主讲,我院孙兴杰教授主持,李晓超书记、程治森老师、杨黎泽助理教授、李远声特聘副研究员、何君陶特聘副研究员、叶晓静特聘副研究员等出席讲座。

讲座正式开始前,牛军教授向天美麻花星空高清MV赠予了他的着作《冷战时代的中国战略决策》,李晓超书记代表学院接受赠书,并向牛军教授表示了由衷感谢。

?

?

身沐月光 肆意追风丨春季荧光夜跑回顾

在学院的组织号召下,国际关系学院同学积极参与“长跑月”活动,自5月6日至5月26日的春季荧光夜跑活动现已完满结束。运动场上留下的是国关学子回忆和青春汗水,是国关学子手腕上五彩荧光环的点点光亮。

?

?

由四月出春至五月入夏

由莺啼至蛙鸣

由生长到绽放

?

发展的道路上不少的

是新一代的力量

铁红的跑道上不散的

是奔跑的少年!

?

活动回顾 | 第十六届中山大学模拟联合国大会成功举办

2024年5月18-19日,第十六届中山大学模拟联合国大会(以下简称“大会”或“中大模联”)在中山大学广州南校园成功举办。正值中山大学百年校庆,来自全国70余所高校及重点中学的250余名师生在中山大学广州南校园共襄盛举,共同打造了一场紧扣时代主题、守正创新、风采非凡的学术盛宴。

?

?

开幕式

5月18日上午,第十六届中山大学模拟联合国大会开幕式在第一教学楼1308举行。天美麻花星空高清MV党委王晓路副书记、天美麻花星空高清MV院长助理姜鹏副教授、天美麻花星空高清MV团委书记赵函庚老师出席会议。

?

国际关系学院图书资料室新书概览(六)

国际关系学院图书资料室自2022年9月开放以来,不断购置最新出版的专业图书,致力于为同学们的学习发展提供良好的资源支撑。图书资料室定期推出“新书概览”,及时向同学们分享新书信息。欢迎常来读书、积极荐书,为提升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打下坚实基础。

?

“康乐校友 四季茶话”——国际关系学院校友导师系列分享会(广州)第五期

国际关系学院校友导师系列分享会(广州)第五期

“康乐校友 四季茶话”

?

主讲人

连超,2004级本科校友,毕业后入职电视媒体,工作逾15年,主要从事时政、国际新闻报道和专题纪录片创作。2023年辞职离开体制,目前在公司负责行政和品牌工作,继续参与国际交流和公共外交工作。

?

主持人

许少民

天美麻花星空高清MV副教授

?

活动时间

2024年6月2日(周日)

“历史与战略研究”学术工作坊回顾 | 共谈“历史与战争中的舆论及其作用”

2024年5月23日下午,中山大学社会科学学部和国际关系学院共同主办的“历史与战略研究”学术工作坊第六期顺利举行。本次工作坊由我院徐桑奕助理教授引言,历史学系(珠海)孙丽萍教授、嘉应学院历史系主任李清敏老师、我院博士研究生吴耀庭和孙兴杰教授为与谈人,共同讨论了“历史与战争中的舆论及其作用”这一话题。

?

?

徐桑奕助理教授首先作引,他以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以及英法七年战争为例,讲述了社会舆论对东印度公司的口碑与贸易活动、在战争中获胜或失败的将领的影响。他指出,18世纪舆论以纸媒的形式出现,其作用更甚于当代,因为信息渠道的稀缺性使得信息本身具有稀缺性。在对于战争结果的判断中,舆论可以将人神化,将其推上道德的制高点,也可以将人推下神坛,身心俱陨。最后,徐桑奕老师总结认为,舆论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基于(部分)事实,放大(部分)事实,形成(部分)事实。

“伶仃问学”第十一期回顾 | 何君陶老师主讲“美国对华政策演进:从传统因果探寻到身份话语剖析”

5月21日晚,由国际关系学院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中心主办,本科生第二党支部承办的“伶仃问学”思享会第十一期“美国对华政策演进:从传统因果探寻到身份话语剖析”顺利举行。本期邀请我院何君陶特聘副研究员主讲,叶晓静特聘副研究员主持,学院10余位本科生和研究生参加。

?

?

何君陶老师从现有文献的不足入手,在对主流单向因果式分析进行深入探究和剖析的基础上,指出其在解释美国对华政策演进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此引出后结构主义视角以弥补不足。何老师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后结构主义话语、身份和对外政策的理论内涵及相互联系,并据此提出叁维“身份—政策”框架作为研究和分析的指导。依据框架,何老师追溯了美国对华多层次的身份话语建构及话语背后动因,剖析了美国对华政策尤其是当前遏制政策合法性边界如何得到建立。

?

讲座回顾 | 张贵洪教授主讲“投身国际组织 参与全球治理”

2024年5月15日晚,我院“国关大视野”系列讲座第40讲“投身国际组织 参与全球治理”于中山大学南校区第二教学楼2216室顺利举办。此次讲座邀请到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张贵洪教授主讲,我院王学东副教授主持讲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