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麻花星空高清MV

审核通过-发布

“历史与战略研究”学术工作坊第七期 | 全球史视野下的东南亚秩序变迁

“历史与战略研究”学术工作坊(第七期)

大社科工作坊:创新文会——第叁期

全球史视野下的东南亚秩序变迁

?

工作坊介绍

国际关系处于风云变幻之际,“黑天鹅”、“灰犀牛”所代表的突变式的历史巨变重新回归,基于短时段经验的理论似乎难以捕捉战略变局的脉动。基于此,国际关系学院举办“历史与战略研究”系列学术工作坊,旨在实现历史学与战略研究之间的“对话”,在交流与互动中,激发我们对于时代变迁的感知,在历史纵深的时空中定位我们身处其中的时代,将火热的现实问题置于冷峻的沉思中进行思想的“淬炼”,为历史研究找寻战略方向,亦为战略研究提供历史“腹地”。

活动回顾 | “职”点迷津系列第一期——考公经验分享会顺利举办

欲行千里,先立其志;

逐梦之路,国关与行。

?

为了解答国关同学们对于未来就业方向的困惑,由我院研究生会组织的“‘职’点迷津职业规划系列活动”第一期于2024年6月14日在珠海校区海琴6号楼叠210成功举办。本期分享会邀请到了国际关系学院和土木工程学院的6位应届毕业生,他们分别是陈佳为、赖洁林、赖文轩、彭嘉婧、刘海鹏、张永鑫。活动过程中,6位师兄师姐与在场同学围绕公务员考试经验进行了分享交流。

?

?

活动伊始,王晓路副书记致开场辞,希望前来分享的毕业生们能在未来职业道路上继续勇攀高峰,发光发热,并鼓励在场同学向师兄师姐们学习,实现自身的职业理想。

?

盛夏当启航 | 国际关系学院2024届毕业大会顺利举行

2024年6月18日下午,国际关系学院2024届毕业大会在海琴六号楼颁203报告厅顺利举行。我院院长牛军凯教授、党委李晓超书记、副院长孙兴杰教授等十余位教师代表出席了大会。2024届全体本科、研究生毕业生参加了大会。部分毕业生家属及非毕业班级代表来到现场观礼。大会由学院党委王晓路副书记主持。

?

开幕

伴随着热烈的掌声

主礼教授入场

大会在庄严肃穆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

?

“伶仃问学”第十二期回顾 | 李清敏老师主讲“古埃及对东地中海秩序的构建与影响”

6月17日晚,由国际关系学院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中心主办,本科生第二党支部承办的“伶仃问学”思享会第十二期“古埃及对东地中海秩序的构建与影响”顺利举行。本期邀请嘉应学院历史系主任李清敏老师主讲,我院孙兴杰教授主持,来自国际关系学院、历史学系(珠海)、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参加了本次活动。

?

?

全球视野、战略智慧、担当精神 ——欢迎报考天美麻花星空高清MV

学院介绍

中山大学国际问题研究历史悠久。20世纪50年代开始东南亚及华侨华人研究,1978年成立东南亚研究所,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南亚研究重镇。经过国际关系学系、亚太研究院到国际关系学院的传承发展,国际关系学科日臻成熟,在2023年蚕厂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居国内第六。学院现有教职人员37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16人。拥有中山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欧洲研究所、国关数据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在东南亚研究、亚洲海洋问题、大洋洲研究等领域形成特色和团队优势,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国际关系学院。

?

中山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建所40周年庆典

?

专业介绍

讲座回顾 | 南和志副教授主讲“冷战时代中美人民外交的探讨”

2024年6月13日晚,我院“国关大视野”系列讲座第42讲“冷战时代中美人民外交的探讨”于珠海校区海琴六号叠210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讲座邀请了大阪大学国际公共政策研究所南和志副教授主讲,我院特聘副研究员李远声主持。

?

?

讲座伊始,南和志老师从介绍其专着《人民外交:冷战时期美国人和中国人如何改变中美关系》来引入本次讲座的主题“冷战时代的中美人民外交”。首先,南老师为同学们解释了人民外交的概念以及中美人民外交的主体.其次,南老师说明了人民外交的重要性。他认为人民外交是外交史和社会史交叉研究的重要议题,在20世纪70年代改变了中美关系的本质,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再次,南老师从旅游这一特定角度具体地分析旅游在人民外交中发挥的作用和对中美交流产生的影响。最后,南老师以“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中美关系”这一问题作结尾,既对本次讲座的内容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又进一步引发了与会师生对于人民外交与中美关系的思考。

讲座回顾 | 贾庆国教授主讲“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中美关系的现状与未来”

2024年6月12日,“百位名人进世纪中大”系列讲座暨若海讲坛第38讲“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中美关系的现状与未来”于珠海校区海琴六号颁103讲学厅成功举行。本次讲座邀请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主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贾庆国教授主讲,我院副院长孙兴杰教授主持。

?

?

贾庆国教授首先回顾了中美关系从对抗到缓和的现状。自2018年以来,中美关系在经济、安全等多方面存在恶化态势,从前期“摩擦与合作”为特征的密切沟通关系,转变为“竞争与对抗”为特点的对抗关系。出于对问题严重性与管控中美关系必要性的共识,中美两国于2022年11月14日实现巴厘岛元首会晤,并达成开展经常性政治磋商、保持经济对话协调、推动气候变化与其他非传统安全问题合作等共识。会后,双方外交主管部门逐步协调落实两国元首共识,中美关系逐渐由对抗与恶化转为缓和。

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第十九届全国国际关系专业博士生论坛征稿启事

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始终以推动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政策咨询和人才培养为宗旨。学会高度重视青年工作,为青年学子成长积极搭建平台。一年一度的全国国际关系专业博士生论坛是学会品牌青年项目之一。

自2006年以来,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分别与一流高校、高端智库、知名期刊编辑部等多个单位,连续合作举办了18届全国国际关系专业博士生论坛,得到了众多青年学子的积极响应,在学界产生了广泛的良好影响。仅2021—2023年,论坛收到来自海内外各高校博士生的近200篇论文投稿。秉持优中选优的原则,共有45篇论文脱颖而出入围论坛,其中13篇参评论文先后在《世界经济与政治》《外交评论》《当代亚太》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

2024年度,中国国际关系学会拟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天美麻花星空高清MV联合举办第十九届全国国际关系专业博士生论坛。

现就本届论坛征稿及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征稿要求

1、来稿须为国际关系学科领域学术论文,包含国际关系理论、外交学、区域国别研究、以国际关系为主体的跨学科研究等专业方向,具体主题、角度和方法不限。非国际关系学科或非学术论文均不在征稿范围之内。

2、来稿务须站稳政治立场,不得出现有违国家宪法、根本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观点表述。

天美麻花星空高清MV2024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招生启事

中山大学国际问题研究历史悠久。20世纪50年代,着名学者陈序经先生等人开创的东南亚及华侨华人研究奠定了中山大学国际问题研究的学科基础。1978年学校创立东南亚研究所,形成了一批又一批海内外学界公认的具有开拓性的东南亚研究成果。2002年,学校设立国际关系学系,开始招收国际政治专业本科生。2007年,学校成立亚太研究院,并聘任国际权威学者滨下武志先生为院长。2015年,在亚太研究院基础上成立国际关系学院,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科发展迈入新时期。在2023年蚕厂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中山大学政治学及国际关系全球排名151-200,居国内第六。

学院设有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区域国别学博士点,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硕士点,国际政治本科专业。学院聚焦国际关系学科前沿,服务新时期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东南亚研究、亚洲海洋问题、大洋洲研究等领域形成特色和团队优势,近年积极推进非传统安全、美国研究、欧洲研究。

为推动国内各高校优秀大学生之间的思想与学术交流,增进优秀青年学生对我校国际关系学科和研究生教育状况的了解,同时为本院选拔优秀的硕士研究生人选,我院决定于2024年7月中旬举办“2024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国际关系与区域国别研究)夏令营”活动。

马征博士、谭雪萍博士加入我院学术队伍

?

马征,天美麻花星空高清MV博士后,中山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毕业于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学历史与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主要研究兴趣为俾路支问题、反恐理论与实践、周边国家安全分析、中巴经济走廊。

?

?

谭雪萍,天美麻花星空高清MV博士后,中山大学韩国研究所研究员。博士毕业于韩国汉阳大学,主要研究领域为中美关系、东北亚地缘政治。

?

欢迎马征博士、谭雪萍博士加入我院学术队伍!天美麻花星空高清MV诚邀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外交学及相关学科领域优秀学者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