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学院召开2022学年春季学期班委和宿舍长培训会
2022年5月27日下午,我院召开2022年秋季学期班委和宿舍长培训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指导教师周晖、珠海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民警高萍、学校党委保卫部干部周军、学院研究生兼职辅导员赖洁林、各班班委和宿舍长参加了本次培训会。培训由学院团总支书记张天华主持。
?
?
2022年5月27日下午,我院召开2022年秋季学期班委和宿舍长培训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指导教师周晖、珠海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民警高萍、学校党委保卫部干部周军、学院研究生兼职辅导员赖洁林、各班班委和宿舍长参加了本次培训会。培训由学院团总支书记张天华主持。
?
?
5月30日,国际关系学院党总支书记刘泽炀同志上岗仪式在珠海校区海琴六号叠210室举办。校党委书记陈春声、党委组织部部长杨晓萌、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及教职工代表20余人参加了仪式。仪式由牛军凯院长主持。
杨晓萌部长宣读了干部任免决定。
陈春声书记为学院刘泽炀书记颁发干部任命书并作讲话。他指出校党委高度重视国际关系学院的建设发展,向与会教职工介绍了刘泽炀书记的情况。
?
陈春声书记为刘泽炀书记颁发干部任命书
?
2022年4月20日晚,亚太论坛系列讲座第123讲由印度金德尔全球大学教授黄迎虹主讲,我院副教授黎相宜主持。
?
?
讲座聚焦于印度对华关系。以“纠结还是选边站”这个问题作为引入,黄教授从叁大国际关系理论流派的视角对当前印度视角下的中国战略形象及中印关系展开分析。
黄教授以几张图片展示了印度对华关系的最新变化,继而抛出讲座的议题:印度既不像欧盟国际或者北约等国紧随美国的外交政策,也不似中亚五国或者更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对华友好或者保持中立。那么印度会不会在纠结中走向一边倒,其中存在什么原因或动力机制?这种态势是否不可逆转??
近日,学校发布了《共青团中山大学委员会对于表彰2021-2022年度中山大学五四红旗团支部、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青团干部和优秀团支部书记的决定》(团发〔2022〕113号),我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国际政治专业本科2020级支部委员会被授予“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王越、宋昱洋、闫咏琪、袁焕桐、洪婉琪、曹蔓杰、刘天粟、刘添辅、潘天祥、陈韵如、卢绎萌、赖洁林、郑思青、朱奕霏等14位同学被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宫婷婷同学被授予“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吴佳玥同学被授予“优秀团支部书记”称号。
?
?
热烈祝贺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希望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能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在新的起点上再创佳绩。
谈到“勤工助学”
你最先想到什么?
一起来看看国关学子,
是如何用行动回答的吧!
?
“个人能力值加满”
最开始做学助,是受到宿舍学姐的影响,在她们的建议下,我也开始尝试。
担任学助使我感受到了自食其力的幸福感,也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尤其是在课本上学不到的技能,包括处理文件、与人沟通交流等行政工作中必备的能力,这丰富了我的经历体验,也让我的个人能力在多方面得到了提升和锻炼。
——2018级 宋玲玲?总务处学生助理
?
“实现了自我价值”
怀着“做些有意义的事”的初衷,我报名并成为了学助。在一点一滴小事的积累中,我逐渐认识到自己也能够为学院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2022年5月21-22日,第十四届中山大学模拟联合国大会(以下简称“中大模联”)以线上方式成功举办,来自全国20多所高校的近150名师生欢聚云端,打造了一场守正与创新兼具的盛宴。本次大会由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社主办。
?
参会人员合影
?
大会开幕式
5月21日上午,第十四届中山大学模拟联合国大会开幕式顺利举行。中山大学学生工作管理处副处长、珠海校区管委会副主任林美珍,天美麻花星空高清MV党总支副书记周昀、姜鹏副教授、谷名飞副教授、专职研究员(博士后)刘婷婷与团总支书记张天华受邀出席。
2022年5月18日晚,我院“国关大视野”系列讲座第21讲隆重开讲。本次讲座由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国际关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学峰主讲,我院庞琴副教授主持。
?
孙学峰教授主讲
?
讲座期间,孙老师结合大量研究实例对国际关系学位论文研究设计的核心步骤做了详细介绍,并结合具体案例就如何提升论文研究设计质量等问题分享了感受和体会,为同学们完成高质量学位论文开拓了思路。在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就“实证检验可靠性”、“建立解释框架”等议题提出了多个问题,孙老师对此一一作了回应和解答,帮助同学们进一步理解了提升学位论文质量的关键环节和主要路径。
?
5月23日,我院召开教职工大会传达学习学校2022年春季工作会议精神。会议由院长牛军凯主持,学院领导班子、专任教师、专职研究人员(含博士后)和党政管理人员参加了会议。
?
?
会议重点传达了高松校长所作的《以高水平人才培养和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 扎实推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大会报告和陈春声书记总结讲话精神,对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学校春季工作会议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
5月22日,我院在线上举办了研究生支教团经验分享会。本次分享会由研究生党支部、学院团总支实践部和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中心承办,祁蕾担任主持。
分享会上,我院2017级本科生陈汝平和2021级硕士生阿卜杜凯尤木·伊米尔萨伊普详细地介绍了中山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及其申请流程、面试考核与后续工作。
我院2020级硕士生张笑天为同学们讲述了自己在林芝支教的难忘故事,分享了支教生活中的感悟和心得。在分享会上,张笑天播放了两段支教视频,使同学们更加直观地了解支教地状况以及支教团成员的日常工作。
最后,我院2021级硕士生赖洁林通过支教生活中拍下的照片展示了自己在教学工作和生活的全貌。
四位分享者一致认为,支教对他们人生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他们鼓励学院的学弟学妹们加入研究生支教团,收获更多人生的精彩体验。
这次分享会为有志于服务西部、有支教意向的同学全面介绍了研究生支教团的参与路径和日常工作生活,激发了更多同学们对支教的向往。“祖国需要处,皆是我故乡”!希望一届届的国关学子接过接力棒,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谱写新时代的青春篇章。
?
?
撰稿 |?祁蕾
编辑 | 陈荥琳
初审 | 张天华
审核 | 周昀
中山大学国际问题研究历史悠久。20世纪50年代,着名学者陈序经先生等人开创的东南亚及华侨华人研究奠定了中山大学国际问题研究的学科基础。1978年学校创立东南亚研究所,形成了一批又一批海内外学界公认的具有开拓性的东南亚研究成果。2002年,学校设立国际关系学系,开始招收国际政治专业本科生。2007年,学校成立亚太研究院,并聘任国际权威学者滨下武志先生为院长。2015年,在原亚太研究院办学资源的基础上,国际关系学院成立。这标志着国际关系学科在学校整体学科布局中的重要性得到全面提升。在2020年蚕厂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中山大学政治学及国际关系全球排名151-200,居国内第六。
学院设有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博士点,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硕士点,国际政治本科专业。学院聚焦国际关系学科前沿,服务新时期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东南亚研究、亚洲海洋问题、大洋洲研究等领域具有特色和团队优势,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国际关系学科。
为推动国内各高校优秀大学生之间的思想与学术交流,增进优秀青年学生对我校国际关系学科和研究生教育状况的了解,同时为本院选拔优秀的硕士研究生人选,我院决定于2022年7月以线上形式举办“2022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国际关系与区域国别研究)夏令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