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饭,是家的味道,
为之不顾千里迢迢。
团圆夜,是人的企盼,
为之跨越千山万水。
?
为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与互动,让五湖四海的国关学子共享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感受各地文化习俗的多样性,寒假期间,我院组织了“国关学子过春节活动”,收到同学们许多优秀的作品。经过征集及评选环节,以下作品最终上榜。让我们一起走向他乡山海,共同分享作品中所传达的故事、所包含的年味、所表达的憧憬和向往吧!
?
一等奖摄影作品
《癸卯·春使》
作者:张特(2022级博士生)
作品介绍:
本组图《春使》,意为春天的使者,想表达的是作者化身为带来春天讯息的使者,记录北京胡同里“迎春到”的美好景象。图片拍摄顺序从雪池胡同一路到什刹海和鼓楼一带,其中另人印象深刻的是窗边悬挂的剪纸迎风飘起,古老窗边的剪纸艺术同远方的现代化高楼形成对比,让人有时空交错之感。
?
二等奖书法作品
《兔年说兔》
作者:张特(2022级博士生)
作品介绍:
此书法作品《兔年说兔》,内容摘录于《漠公十二生肖书法集》。
原文如下:
兔在十二生肖中排行第四,占卯时。甲骨文(兔)是一个长耳、短尾之小兔侧视象形文字。周代的大篆写法不一,有(见文中)等。后秦灭六国,书同文写作(见文中)。汉代通行隶书写作(见文中),与后来的楷书(兔)无甚大异。行草书写法亦有很多(见文中)等,兔是小型哺乳动物,性格温顺和平。天敌很多,鹰、犬、狼、狐均将其视为美餐,这使兔进化出超强的视、嗅、听叁觉和快速的奔跑能力、机敏的反应能力,以及惊人的繁殖能力,成为了人们最喜爱的小动物之一。
?
二等奖摄影作品
《春节大餐》
作者:黄妃燕(HOANG PHI YEN)
(越南留学生2022级硕士)
作品介绍:
《春节大餐》这张照片是大年初叁在我大伯家聚餐拍到的。新年初一到十五我们家好像一直在亲戚家之间“赶场”因为年头有各种祭日、聚餐、地方传统节日等等但我最爱的是我大伯做的菜,荤素搭配特别到位,吃起来好吃又不会觉得腻。图中是我外甥女迫不及待地尝一下蘸牛肉酱的小煎包,而我回到家最想吃的却是水煮青菜和酸酸甜甜的凉拌菜,可能是因为爱吃蔬菜的越南基因吧。
回家除了受到来自长辈的各种投喂,还可以去还剑湖逛逛,看艺术展览,还有喝着咖啡欣赏河内的景色,在路边摊吃上特色小吃,遇到来自各个国家的游客,感受河内的浪漫和包容。在国外读书给我探索新世界的机会,同时又让我更加珍惜家乡的美。
?
叁等奖相声作品
《新春杂谈》
作者:李优(2021级博士生)、
祁蕾(2020级本科生)
作品介绍:
国际关系学院的21级博士生李优和20级本科生祁蕾为全员师生献上最美好的新春祝福。灵感来自生活,在创作此小品的过程中,我们的爱宠——两只兔子“富贵”、“小康”和一只萨摩耶“王子”是我们的创意源泉。而它们的雪白颜色,也与兔年的节日背景相映成趣。
?
叁等奖摄影作品
《新春组图》
作者:吴佳玥(2020级本科生)
作品介绍:
这一组图于2023年新春之际拍摄。内容广泛,有市中心的灯火繁华,年味烟火;有团圆饭后老人的休憩,惬意闲适;也有零点的寺庙香火,辉映希望。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新年,温暖与希望。在点点灯火之下,在每一寸绿意盎然的草地上,在一束孩童放飞的气球中,都寄托着人们最真挚而朴素的情感——祝愿新的一年自己,家人,所有人都平安顺遂、喜乐安康。
?
分享专区
柏雨曦 (2021级本科生):
大年叁十是一家人在一年之中,要团团圆圆坐在一起的时刻。年叁十在家里吃的饭通常被称作年夜饭,是大家一起努力的劳动成果。年夜饭里必不可少的就是鱼,象征着年年有余。一般北方人会在吃正式饭之前先吃凉菜,凉菜里面通常有冻肉、猪耳、皮蛋、凉拌黄瓜、腊牛肉。在吃凉菜之后就会上热腾腾的饺子,饺子里面会包上洗干净的钱币,碰巧吃到带钱币饺子的人会代表一年都有好运势。在快节奏的日常生活里跟家人坐下来慢慢吃一顿饭是很难得的事,也许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可以实现。所以年夜饭不仅仅是一顿饭,它象征着家人之间对彼此的祝福,也象征着新的一年除旧迎新会有良好的开端。
?
冯文雯 (2019级本科生):
对我来说,这幅“红色的甜点”不仅表达出了节日的红火气息,掺杂了多巴胺所带来的生理快乐,还蕴含着我们所期待的新的一年的甜蜜生活。“甜”是心理和生理的双重祝福和期待,期望每个人新的一年都能甜甜蜜蜜,红红火火。
?
刘沁馨 (2022级本科生):
年前的一场雪,使人们纷纷感慨“一落雪南京便再度变回了金陵”。其实昔日金陵的诗情画意并不仅仅存在于雪花所带来的惊喜中,当秦淮河畔亮起灯火,船只施施然行驶而过,南京便在桨声灯影中悄悄变回了金陵。秦淮灯会是南京过年时的重头戏。一年又一年,秦淮灯会陪伴了不知多少人一同辞别过去,也不知与多少人一起点亮了接下来崭新的年华。几乎每年,夫子庙边上都会有灯市。摊位上有着各式各样的花灯,人群熙熙攘攘。年味在这时悄然登场。
?
邱意雯 (2022级研究生):
《孔雀开屏》:除夕夜,家里最小的叔叔和婶婶以及表姐和姐夫突然喊我下楼,给我正在念幼儿园和小学的弟妹和同样上幼儿园的侄女放烟花。后来孩子们不知何时跑走了,只剩下几个嘻嘻哈哈的大人揣着手或立或蹲在路边,笑声随火光跃动在除夕夜的风里,仿佛时光倒带二十年。孔雀开屏,新春大吉。
《寺庙求福》:按照习俗,正月初一每家每户都要去庙里烧香,带着自家迭的纸银和蜡烛去庙前的铜炉里焚烧,是谓祈福。今年多雨,人流少了许多,但庙里还是布置上了红灯红烛,萧索而热烈。空气中沉沉浮浮的尽是人间烟火。
《扒猪头肉》:这是一张有味道的照片!木桶盛的是一整个猪头,先用作祭祖,而后蒸熟了直接上手扯开,喊上家中小辈每人分一小块冒着热气的新鲜猪肉,蘸着酱油或细盐大嚼吞下。大伯的一句“扒猪头肉嘞”喊了二十多年,他一喊,就过年了。
?
邱妍仪 (2022级研究生):
潮汕,海风吹过小公园的骑楼,拂拭陈慈黉故居的门楼,又流进市场里挤挨着的橘篓。入夜,戏台咿呀,广济桥灯如昼;新潮与传统,闲适地在这片土地上涌流。
满怀上一年的热爱,奔赴下一年的山海。年的气息,是寺庙中的磐磐钟磬,是烟花下的声声笑语。从城楼宫阙到寻常巷陌,年味无处不在。感谢同学们的分享,新的一年,愿大家四时平安,万物可爱,万事尽可期待。
?
初审 | 张天华
审核 | 余展涛
审核发布 | 刘泽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