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发布的《对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及中山大学加强学生劳动教育的要求,3月8日,我院20级新生在南校园逸夫楼504课室接受了新学期首堂劳动教育思政课的洗礼。我院党总支陈峻副书记以及党政专职辅导员张天华老师出席本次班会并对同学们开展了第一次劳动教育。
?
?
会上,张天华老师首先围绕本院新制定的劳动教育文件为同学们展开讲解,针对文件中对劳动教育的学时学分、方式等内容安排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内容涵盖宣讲活动、宿舍建设、校内外公益活动等方面。张老师寄语同学们在劳动中学习刻苦坚韧的精神品质,直面学习、成长中的困难险阻。
?
?
陈峻副书记进一步强调了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并鼓励同学们积极踊跃参与其中。相信通过一系列的劳动教育,20级的同学们能够增强责任感和劳动意识,提高劳动技能水平,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中大学子。
?
?
天美麻花星空高清MV学生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根据学校《中山大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中大学生〔2020〕23号),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围绕学校“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广大学生的劳动素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队伍
成立天美麻花星空高清MV学生劳动教育课程组,由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担任课程负责人,统筹学生劳动教育工作。课程组成员包括主持工作的副院长、系主任、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党政专职辅导员、教务员、班主任及师生代表等,负责全面指导、监督和开展学生劳动教育工作。
叁、课程内容
从2020级本科生开始,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将“劳动教育”作为公共必修课纳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本科阶段共1学分,计36学时,每学年完成9学时。
劳动教育课程主要包括五项内容,分别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日常生活劳动锻炼、校园美化和勤工助学活动、具有学科特色的生产劳动教育、服务性劳动教育,具体课程内容说明如下:
1.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通过定期开展劳动教育专题讲座、党课、主题党日活动、团课、主题团日活动、主题班会等方式,加强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使学生掌握通用劳动科学知识,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社会主义劳动关系,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创业观,具有到艰苦地区和行业工作的奋斗精神。
2.日常生活劳动锻炼。每学年组织开展“我行我宿”文明宿舍创建及评选活动,立足个人生活事务处理,注重生活能力和良好卫生习惯培养,巩固学生良好的日常生活劳动习惯。
3.校园美化和勤工助学活动。每学年组织开展院楼清洁志愿活动、“为集体做一件好事”志愿活动、学术会议志愿服务活动、中山大学模拟联合国大会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爱校护校意识。增设院内勤工助学岗位,鼓励学生报名参加校内勤工助学活动,以勤工助学活动为载体,提高学生自立自强能力。
4. 具有学科特色的生产劳动教育。每年组织大叁年级本科生开展校外教学考察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田野,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提升学生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定期开展“国关知识进校园”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前往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讲授国关知识,结合学科专业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积累职业经验,培育创造性劳动能力和诚实守信的合法劳动意识。
5.服务性劳动教育。常设志愿服务队伍,每年开展暑假“叁下乡”社会实践公益支教活动、“国关春风”志愿活动、“国关青年志”寒假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下乡支教、走村进户宣讲、先进人物实际访谈等具体形式开展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利用知识、技能等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强化公共服务意识和面对重大疫情、灾害等危机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
四、课程考核评价
劳动教育课程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奖学助学等评先评优工作。学院本科生的“劳动教育”课程以宿舍为单位进行考核,学院学生劳动教育课程组每学期接收《中山大学本科生劳动实践情况登记表》开展劳动教育过程监测,并于本科四年级组织各宿舍进行总结展示,在综合考察宿舍成员参加劳动教育次数、劳动态度、劳动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评分,作为“劳动教育”公共必修课课程最终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