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麻花星空高清MV

开启新时代丨十九大开幕会回顾暨国关学院教职工学习感悟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0月18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关学院师生认真观看直播,学习“十九大”开幕会习近平总书记大会报告。

一、“十九大”开幕会内容回顾

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大会主席团常务委员会成员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大会由李克强主持。上午9时,会议开始。全场起立,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随后,全体同志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已故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默哀。

李克强总理宣布,党的十九大应出席代表2280人,特邀代表74人,共2354人,今天实到2338人。他对列席大会的党外朋友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表示热烈的欢迎。

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分13个部分: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五、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六、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七、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八、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九、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十、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十一、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十二、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十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在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重要概念。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这个新时代,

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叁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叁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叁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二〇叁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我们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

?

二、国关学院教职工学习感悟

国际关系学院党总支书记任虹

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非常鼓舞和振奋人心!报告即高屋建瓴,又十分接地气。报告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吹响了新征程的号角,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鼓足干劲、奋发有为,积极投身到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中来,为实现伟大梦想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新时代。

国际关系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陈峻

十八大以来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放眼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而指导社会实践的理论必须不断更新,这也是一个继承创新的过程,十九大是站在历史的起点上,结合最新的国情,绘制新的蓝图。学院将紧随国家步伐,培养具有“全球视野、战略智慧、担当精神”的优秀国关学子。

国际关系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张宇权

听了习总书记的十九大报告,感慨万千!原来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已经远去,我们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的国家是世界强国,我们追求社会公平正义,追求人民的美好生活,而这民族自豪感都来自人民实实在在的感受。

国际关系学院教工党支部党员王学东

在十九大报告精神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学术专长,我有深刻的体会:第一,两个百年的中国梦必将实现,这不仅是我们中国民族的期盼,也是中国共产党骄傲地提交的历史答案;第二,习近平总书记开宗明义地提出继续推动全球化、继续引领全球化,并且要进一步树立中国在全球的大国地位、大国风范;第叁,中国要矢志不渝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在国内推进,而且要在气候变化领域坚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与方向全面推进,展现了中国的胸怀与力度。

国际关系学院教工党支部党员覃丽芳

通过学习十九大报告的重要内容,我看到了我国在过去五年在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民主法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人民生活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强军兴军、港澳台工作、全方位外交布局、从严治党等方面取得的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作为国际关系研究学者,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服务好国家的全方位外交布局,服务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外交倡议,在党的方针路线指引下,做好本职研究工作,为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国际合作新格局添砖加瓦。

国际关系学院教工党支部党员胡文涛

冷战结束以来,喧嚣尘上的“历史终结论”把西方体制描绘成人类历史的理想形态。今天习近平总书记自信地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为人类发展选择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发出强有力的中国声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实践,必将成为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沐浴荣光,不忘初心,用忠诚和担当,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工作。

国际关系学院教工党支部党员吴利静

听了今早习近平总书记的十九大报告,感觉非常振奋。习近平总书记对过去五年的工作做了全面的总结,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变革。总书记非常自信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同时提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我们要站在新的起点、新的高度,以更加广阔高远的视野来理解和承担我们的使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梦想。这不仅仅是梦想,我们已经看到了它即将实现的前景,报告也为全党指出了具体的实践道路,指明了今后的奋斗方向。

国际关系学院教工党支部党员张天华

党的十九大是总结过去、研判现在、谋划未来的一次大会。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主题鲜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给我最深的体会可以聚焦一个“新”字。如今的党和人民要开辟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中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们站在实现强起来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更令人振奋人心的是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理论;最后就是从十四个方面谋划今后我们要干什么、怎么干、怎么干得好的新方略。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我们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