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8日晚,我院亚太论坛系列讲座第142讲“中美澳三边关系:轻舟万重山?”在珠海校区海琴六号楼B210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讲座邀请了悉尼科技大学客座教授马必胜(Mark Beeson)主讲,我院许少民副教授主持,王学东副教授应邀做点评。
?
?
马必胜教授指出,中国和美国是澳大利亚对外关系中最重要的两个国家。一方面,澳大利亚从中国欣欣向荣的经济中获利颇丰。尽管这种经济红利并非均等化,但澳大利亚人普遍从中受益。另一方面,澳大利亚战略文化对不同代际的政治精英产生深远的影响,使得他们坚信澳大利亚始终需要依靠“大而强”的军事盟友维护澳大利亚的安全。二战结束以来,澳大利亚把美澳同盟视为其安全战略的基石,无一例外地参与到美国主导的多场战争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澳大利亚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中等强国。
马必胜教授认为,尽管阿尔巴尼斯上台之后,中澳关系“止跌回稳”,高层互访逐渐恢复,但双边关系中的张力并未完全消失,而且中澳关系的演变很可能受到美国对华战略走势的影响。如果特朗普卷土重来,中美澳关系恐将再度复杂化。马必胜教授甚至预测,特朗普的再度当选恐将给美国政治本身、美国及其盟友关系,乃至整个国际秩序的发展带来新的变数。
?
?
最后,马必胜教授认为当下乃至未来最重要的安全问题或许并非地缘政治竞争本身,而是愈演愈烈的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安全威胁。马必胜相信如果全世界各国不能集体合作,特别是中美不能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的巨大难题,后果不堪设想。马必胜教授预期中美在气候问题上的合作能够进一步稳定双边关系,他也不遗余力地呼吁澳大利亚政府在气候问题上采取更加积极有力的行动,进而打造一个具有全球示范意义的真正“中等强国”。
?
?
马必胜教授的演讲不仅深刻而且幽默,逻辑清晰,论证严谨,赢得全场听众的热烈掌声。在互动环节,同学们围绕“澳大利亚在中美战略竞争中的站队立场”“法澳关系”“国际气候合作的可能性”“经济相互依赖与国家间和平塑造关系”“人工智能与中澳关系”等十个议题积极发问。马必胜教授对上述问题都做出了深入浅出的解答,而且善于引导学生拓宽视野,不断思考。问答结束之后,王学东副教授做了精彩点评,表扬同学们积极参与本次讨论和交流,也期待马必胜教授日后再访我院,丰富我院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
?
活动结束之后,马必胜教授与在场的师生一起合影留念。
?
?
摄影 | 陈楚瑜、陈津津、姜海伦
撰稿 | 许少民、姜海伦
编辑 | 黄子殷
初审 | 陈颖
审核 | 孙兴杰
审核发布 | 李晓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