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局势颇为复杂,在经济、政治、外交等领域,大洋洲国家都在不断进行探索和调整。经济上,大洋洲国家都尝试从疫情的影响中走出,并寻找新的增长点;政治上,不少国家经历了换届选举,新政府的执政成效还有待观察;外交上,大洋洲国家继续在大国博弈的国际环境下进行政策调适。这些方面的变化与发展,使得大洋洲地区的局势呈现一些新的特点、动向、趋势,值得我们关注。
?
新书速递
?
大洋洲发展报告(2022~2023)
费晟 徐桑奕 主编
王学东 许少民 副主编
2024年2月出版/168.00元
ISBN 978-7-5228-3128-2
?
作者介绍
费晟,博士,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与国际关系学院双聘教授,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中山大学大洋洲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亚太国际关系史、大洋洲移民问题及澳大利亚历史与外交问题等。
徐桑奕,博士,天美麻花星空高清MV助理教授,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中山大学大洋洲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太平洋岛国历史与国际关系等。
王学东,博士,天美麻花星空高清MV副教授,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中山大学大洋洲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中澳关系、澳大利亚对外政策和国内政治、太平洋岛国等。
许少民,博士,天美麻花星空高清MV副教授,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中山大学大洋洲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主任助理。主要研究领域为软实力、公共外交、澳大利亚政治经济和中澳关系。
?
本书目录
Ⅰ 总报告
1.2022年大洋洲地区发展形势回顾与展望
徐桑奕 费晟/001
Ⅱ 分报告
2.2022年澳大利亚政治、外交和经济形势
黄家瑜/020
3.2022年新西兰内政外交回顾与展望
张梦迪/042
4.2022年太平洋岛国地区政治和经济形势评析
吴艳 贺礽僖/060
Ⅲ 对外关系
5.2021~2022年澳大利亚与法国关系发展现状与挑战
谷名飞 马笑非/076
6.2022年澳大利亚和印度关系回顾与展望
吴孟克/095
7.2022年澳大利亚与印度尼西亚关系发展研判
吴耀庭/111
Ⅳ 专题报告
8.2021~2022年大洋洲国家对外经贸合作进展与展望
徐秀军 江思羽/130
9.印太视阈下2022年澳美同盟的新动向
宁团辉/146
10.2022~2023年日本与大洋洲国家关系
郭锐 王思源/161
11.2022年中国与新西兰关系回顾与展望
王伟光 汪正娴/176
12.2022年斐济大选:兰布卡组建首个联合政府
秦升/194
附录 2022年大洋洲大事记
喻常森/209
础产蝉迟谤补肠迟/222
颁辞苍迟别苍迟蝉/224
?
试读部分
大洋洲国家经济复苏,寻求多种增长点
虽然新冠疫情在2022年已逐渐趋缓,澳大利亚政府也出台许多振兴经济措施,但国内经济表现只能算差强人意。总体来看,金融环境收紧和通胀上升使得消费和投资受到掣肘。由于房价下跌,预计住宅投资增长在预测期内将放缓。由于劳动力市场的紧张,短期内工资增长将进一步加快,但长期来看,工资增长也将放缓。此外,更持久的价格压力可能导致实际收入更大幅度下降,并促使澳央行采取更激进的紧缩政策。与此同时,房价的下跌也可能进一步削减居民用于住宅和家庭生活的支出。
2022年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的积极现象在于消费明显拉动了经济增长。从外部看,反映该国22种主要出口商品价格的商品价格指数(Commodity Price Index)较2021年有所上升。根据分析,自2022年的第二季度开始,全球经济从疫情中复苏,国内外的需求增长对此产生了强劲推动力。不过,内部的经济指标显示,家庭消费已经放缓,并持续数月;尽管劳动力市场大幅收紧,但时至9月,失业率还是维持在3.5%的历史低位。事实上,在劳动力短缺的现实下,就业率已接近历史最高水平。因此,在第三季度,澳大利亚工资增长显著加快,并实现了年度增长,工资价格指数上升至3.1%。分析还认为,俄乌冲突对澳大利亚经济几乎不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为澳大利亚方面与冲突直接相关国家的经济联系非常有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滨惭贵)预测,未来澳大利亚经济将呈上行之势。根据分析,2021年,澳大利亚经济增长5.2%,表现优于其他经济体。这巩固了澳大利亚2021年世界第12大经济体的地位。2022年,澳大利亚继续以3.7%的增长率“跑赢”其他发达经济体;相比之下,发达经济体的增长率估计仅为2.7%。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澳大利亚的经济或将迎来反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3年澳大利亚经济将增长1.6%,而发达经济体的平均增长率为1.3%。
新西兰方面,政府主要以加快开放国境的方式来促进经贸发展,这虽有一定效果,但还是较为有限。从内部看,随着与疫情相关的限制逐步放松,经济有所回升;边境重新开放使游客人数激增,私人消费缓慢上行。然而,公司和消费者的信心仍然非常低迷,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依然较为醒目。为此,政府修改了相关的签证政策,以达到吸引劳动力的目的。同时,工资与物价同步大幅上涨,2022年第二季度涨幅达到了7.3%,这也是30年来的最高水平,而房价涨幅自2021年11月达到峰值后迄今已经下跌了13个百分点。
从对外经济关系看,与澳大利亚类似,新西兰尽管受俄乌冲突的直接影响有限,但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的不断上涨已逐渐演变为非贸易通胀(non-tradable inflation)。新西兰的国际贸易逆差增大,但投资净流入增加。2022年第三季度货物和服务的进口量较第二季度有所上升,但出口量下降。由于进口物品价格上涨,新西兰的贸易逆差在第三季度增大。2022年10月,中国是新西兰最大的进口国和出口国,截至9月,双边贸易逆差达到75亿新西兰元。在投资方面,新西兰第三季度的投资净流入为9.24亿新西兰元。然而,新西兰的财政赤字已经达到297亿新西兰元,是自1988年以来的最高赤字额。
令人关注的是,相比之前的两年,2022年多数太平洋岛国实现了经济增长,而且相关数据反映出这与岛国国内经济的复苏态势密切相关。以斐济为例,根据斐济统计局的数据进行分析,其实现较为显着的经济增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斐济国内生产的恢复。斐济2022年第叁季度工业生产指数为113.2,同比增长7.1%,环比增长6.9%。二是斐济国内批发和零售贸易的增长。斐济2022年第叁季度的总销售额为14.863亿美元,同比增长63.9%,环比增长14.0%,食物、饮料和烟草的增长较为显着。叁是斐济旅游业的复苏。2022年斐济旅游业强劲复苏,总收入达14.993亿美元,较2021年增加了14.628亿美元,恢复到疫情前收入的72.6%。然而,俄乌冲突的爆发与持续导致全球燃料价格高企,进一步提高了运输成本和进口货物价格,而太平洋岛国地区能源完全无法自给自足,因此通货膨胀压力明显加大。高通胀可能通过降低购买力和消费支出来限制经济增长,从而对该地区的经济复苏构成风险。
此外,国际援助一直是太平洋岛国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2022年的表现也较为乐观。在世界主要大国和中等强国对太平洋岛国地区愈发重视的背景下,2022年相关国家对太平洋岛国的援助金额亦不断提高。在新西兰2021~2024年的拨款预算中,截至2022年11月,分配至太平洋地区的金额已由原定的13.53亿新西兰元提高至15.49亿新西兰元。而在2022财政年度,美国对太平洋岛国的援助总额达2.9亿美元,与2021财政年度相比亦有所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数据同比有微幅下降,但中国依然是大洋洲国家经济发展重要的外部激励因素。根据中国海关总署2023年1月公布的统计数据,2022年1~12月,中国与大洋洲国家进出口额为17236.0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8%,对大洋洲国家出口额为6311.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4%,自大洋洲国家进口额为10924.2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3%。其中,中国与澳大利亚贸易额为14722.5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9%,对澳出口5266.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自澳进口9456.4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6%。中国与新西兰贸易额为1671.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对新出口611.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自新进口1060.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
?
扫描或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
即可购买阅读本书电子版
?
国别区域与全球治理数据平台阅读链接
?
皮书数据库阅读链接
?
先晓书院阅读链接
?
?
来源 | 列国格治
编辑 | 邓超卓
初审 | 陈颖
审核 | 孙兴杰
审核发布 | 李晓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