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3日晚,我院亚太论坛系列第125讲顺利举办。作为国际关系学系建系二十周年系列活动,此次讲座邀请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关系学系教授达巍老师主讲,并由我院孙兴杰教授主持。
主讲人?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关系学系教授达巍老师
?
主持人?
天美麻花星空高清MV教授孙兴杰老师
?
讲座从叁个方面循序解读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现状及未来。一是从中美关系历史出发,阐述中美关系与国际秩序的联动;二是立足中美关系现实,解读新的国际秩序与中美关系;叁是从统筹两个大局的角度分析针对中美关系的未来。
?
达巍老师以“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引出本次讲座的主题,即对中美关系发展的探讨。
讲座第一部分聚焦于中美关系的历史发展,达老师将中美关系的发展历史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冷战背景下以“制衡”为关键词的中美关系,以及冷战结束后至2017年以“接触与融合”为关键词的中美关系。第二阶段的中美互动支撑了冷战后国际秩序的稳固和扩张。
第二部分是对于中美关系现状的思考。达老师认为,2016年以来国际格局经历了四次“地震”,新的国际格局已形成雏形,中美关系也进入了第叁个阶段。他进一步指出,当前阶段有几个重要概念需要讨论,分别是战略竞争/竞赢(辞耻迟肠辞尘辫别迟别)、“基于实力地位与中国打交道”以及“四不一无意”,通过对上述概念的分析,达老师深刻阐述了当前中美关系态势。
讲座的第叁个部分是对中美关系发展的未来展望。达老师从两个大局之间存在的张力出发,以民族复兴战略全局及当今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连通性要求为起点,分析百年未有变局下的中美关系走向,指出中国应从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矛盾思维出发处理中美关系,并对这叁种思维在中美关系处理过程中的具体内涵进行了解释。最后他强调,要加深对中美关系的认知,以智慧和勇气应对当前国际形势,确保长期战略顺利实现。
?
在交流环节,来自各高校的师生就美国是否能坚持落实“四不一无意”、美国盟友对中国的态度、如何塑造中美关系的空间、中美差距的缩小速度是在加快还是减缓等问题积极提问,达老师一一作了解答。
本次讲座,达巍老师深度剖析了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现实挑战及未来选择,其有关两个大局的联动思考,发人深省。整场讲座,既有思想引领,又有学理深度,逻辑清晰,高屋建瓴。通过参与本次讲座,同学们对当前的国际局势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极大地拓展了学术视野。
?
初审 | 陈颖
审核 | 张志文
审核发布 | 刘泽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