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定位
国际政治专业属于政治学专业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具有扎实的国际政治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国际问题研究和涉外工作专门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努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培育学生的全球视野、战略智慧和担当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叁、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制4年,毕业总学分为165学分,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法学学士学位。具体要求如下:
1.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引导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人格品味。
2.通过大类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提升课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掌握国际政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了解本专业的前沿信息和发展动态,具有良好的学术素养和坚定的中国立场,奠定进一步深造的坚实基础。
3.强化科研训练,培养学生的专业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提升运用文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初步具备一定的独立研究能力。
4.加强实践教学和对外交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具有较好的外语水平,具备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开阔的国际视野。
四、课程体系
本专业课程由大类基础课(40学分)、专业基础课(23学分)、专业核心课(12学分)、专业实践课(15学分)、专业选修课(30学分)、公共必修课(37学分)、通识教育课(8学分)构成,其中专业基础课包括国际关系史、微观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原理、西方政治思想、西方各国政治制度、中国政府与政治、国际关系研究方法(定性)、国际关系研究方法(定量)、社会学概论、国际法等10门课程,专业核心课包括国际安全学、国际政治经济学、地缘政治学、外交学概论、国际组织学概论、亚太国际关系分析等6门课程,专业实践课包括本科生田野调查实践教学、科研选题与学术综述能力训练、学年论文、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5门课程。
五、师资队伍
本专业拥有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8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16人,均从国内外一流高校获得博士学位,学科背景以政治学为主,兼具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
六、教学条件
本专业教学设施齐全,教学设备精良,经费保障充足,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