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7日晚,我院“亚太论坛”系列讲座第122讲开讲。本次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主任、博士生导师徐进主讲,我院魏志江教授主持。
?
徐进研究员主讲
?
讲座聚焦于国际关系研究型论文的写作方法,从研究型论文和研究设计的结构入手,介绍了论文各部分写作的重要技巧及常见问题,并着重强调了研究问题在结构中的核心地位和关键意义。
首先徐进老师从“研究型论文的结构是怎样的?”这一问题切?,引发了同学们对论文结构的思考。他开宗明义的指出一篇完整的研究型论文总体上应该包括研究问题、文献综述、理论框架、实证检验、结论这五部分。对于研究型论文的类型,徐老师则分别评述了来龙去脉型、总结梳理型、困惑解释型这叁种主要类型的长处和弊端。
其后徐进老师对研究设计的内涵进行了讲解。作为研究的初始工作,研究设计旨在指导研究者的研究工作,帮助其理清思路,明确主攻方向和确定研究步骤和时间安排。在对论文总体结构进行归纳的基础上,徐进老师进一步阐明了研究设计的结构应当包括研究问题及其背景和意义、文献回顾、研究假设(变量和逻辑)、概念操作化、假设检验、下一步工作及困难这些部分。在研究设计的结构已经明确的情况下,他以一个存在问题的研究设计为具体案例,细致的讲解了研究设计的思路存在的一般性问题及理清研究思路的正确过程。
接下来徐老师就研究问题的确定方式、类型、来源、意义等方面展开了详细论述。他指出,确定研究问题前应当先确定主题,作为问题集合的研究主题为确定研究问题指明了大致的方向,缩小了研究的范围,能够节约研究者的时间和精力。但在确定主题后更为紧迫的是如何过渡到具体的问题,他以“国家的多边外交政策研究”主题为案例,有条不紊的展示了如何在时间、空间、现象、主体等维度上缩小主题的范围,确定具体的研究问题。社会科学研究问题的类型则主要包括旨在描述现象性质的“是什么(飞丑补迟)”、旨在探寻现象原因的“为什么(飞丑测)”、旨在说明因果机制的“怎么样(丑辞飞)”叁种。在问题的来源方面,徐老师结合自身经历,总结出了“听来的”、“读来的”、“做来的”、“灵感”四种途径,并着重强调了易被忽视的“听来的”途径。他认为权威学者的发言和话语往往具有重要的启发性,值得揣摩和思考。徐老师始终强调,作为研究起点的研究问题具有关键的意义,研究问题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篇研究论文的质量,提出问题实际上就等于创新,是“不走寻常路”,并呼吁大家在学习中要始终带着质疑和批判精神,这样才能提出深刻的研究问题。
?
讲座现场
?
再接着徐老师对研究设计结构中的其他部分进行了评述。他指出,文献回顾部分的划分标准应当是学术观点,重要的是从理论、逻辑、理论和实际的结合程度等几个角度进行深入且有意义的批评,而非简单的介绍观点。在研究假设和概念的操作化方面,徐老师表明研究者应该进行深入的思考以对提出的变量进行衡量和定义。研究设计中的假设检验和下一步工作及困难则可以进行简要的说明。
最后,徐老师着重围绕研究论文的标题、引言、摘要,结合丰富的文献案例,提出了相应的标准。他认为一个好的标题应该直接揭示论文的主旨,概括论文的内容和范围。论文的摘要旨在说明文章的核心内容,应当按照研究问题及其背景、核心观点、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的顺序进行写作。引言部分则强调简明扼要,写明研究问题、问题的背景、研究意义、核心观点即可。
在交流环节中,同学和老师们体现出高涨的热情,就“研究论文的案例选择”、“研究方法和方法论的关系”、“论文写作中的优先性”、“定性论文写作中的方法选择”等方面提出疑问,徐老师对此一一作出专业解答。
?
同学提问
?
本次讲座徐进老师结合自身丰富且独特的个人经历,广泛的援引实例,从各个方面论述了研究设计和论文写作的要素,展现出深厚、扎实的学术素养和论文写作功底,并且讲解风格生动活泼、逻辑缜密,对同学们进行规范的学术研究和研究型论文写作带来了重要启发。
?
?
撰稿 |?陈佳为
编辑 | 谢静瑶
初审 | 张天华
审核 | 张志文
审核发布 | 郭予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