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优秀志愿者、学生记者……这一个个光荣的身份和荣誉属于榕园11栋303宿舍的同学们,他们均为国际关系学院2018级本科生。缘分使然,在同一屋檐下学习生活,彼此帮助,互相激励;叁载岁月过去,稍显稚嫩的新生已蜕变成意气风发的青年,迈向大四的他们不仅集体保研深造,更在各种舞台上大放异彩。快来听他们讲述有爱宿舍的养成秘籍!
?
杨曦
中共预备党员
保研至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
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
连续叁年获得优秀学生奖学金
多次评为优秀共青团员
从下乡支教,到多次参加疫情防控
学业上踏实勤恳、公益上积极热心的他
同时也是短视频平台粉丝4万+的
优秀自媒体创作人
多种身份,游刃有余
?
邵志成
共青团员
保研至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直博)
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本科绩点专业第一
公关策划创业大赛、国别区域演讲比赛双国一
活跃在校园媒体与学生活动里
行走于城市生活与学术探寻中
拥有丰富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经历
他热爱经历与感受,拥抱生活的一切可能
?
宋昱洋
中共预备党员
保研至天美麻花星空高清MV
曾获一等奖学金2次、文体艺术专项奖学金
连续叁年获中山大学优秀共青团员
是学院的兼职辅导员、同学眼中的好班长,
也是舞台上谈吐自如的“明日之星”;
台前,抑或幕后
他都努力地呈现自己的最佳演出
在课业和课余的完美产补濒补苍肠别背后
是时刻保持的自省和规划
?
王越
中共预备党员
保研至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
从学院传媒中心主编到党务助理 尽职尽责
手握两篇SSCI/CSSCI期刊论文 成绩斐然
公益实习两不误 各有精彩
两获中山大学优秀共青团员
叁得中山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
“温润君子 上善若水”
技能点点满的他
以自满浮躁为戒,有如水一般的温良亲近
更有着 “抽刀断水水更流”的自强不息
?
?
他们总是可以让1+1+1+1= ∞
一个屋檐下,住着四个缤纷的灵魂。在思想的碰撞中,他们有意或无意地互相影响,汲取彼此的经验,学习对方的长处。在室友的影响下,四位同学勇于走出舒适圈,去追求成为更多元的自己。
宿舍中年龄最小的杨曦曾经性格内向。叁年来,室友们便常拉着他参加讲座活动,在课堂组队时,室友们也都主动将上台展示的机会留给他。叁年的朝夕相处,他被室友们的自信和勇气所感染,逐渐勇敢地跨出自己的舒适圈。现在,每当充分准备后,他都会自信昂扬地走上演讲台。“我不再甘于尝试,而是拿下它。”
?
四人参加中山大学2019年红色诗文诵读比赛
?
文体活动经验丰富的宋昱洋,曾担任主持礼仪队的负责人,代表学校参加国家级、省级文艺汇演。从主持到演讲,他都游刃有余,表现优异。在他的影响下,邵志成也逐渐萌生对朗诵与演讲的兴趣,两人于是共同参演了音画诗剧《中山情》。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国别区域演讲比赛中,两人也荣获一等奖。登上领奖台时,邵志成百感交集:台上的我很紧张,也很兴奋,或许这是一种面临“不确定性风险”的紧张,也是一种国家与自我命运系于一身的兴奋。他们在不同学科间探索,在不同身份中穿梭,在成长的不确定中去经历、去感受,拥抱着生活的无限可能。
?
邵志成(左)和宋昱洋(右)
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国别区域演讲比赛一等奖
?
谈及学习,四位同学各抒己见。对于王越来说,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跑好大学这场马拉松的前提,而阅读与思考的习惯则是跑赢这场马拉松的关键。在邵志成的记忆中,大一期末在园东湖边的夜读,使他意识到国际政治学科的魅力,就好像突然间找到了“朦胧的喜欢”。杨曦习惯为自己设定阶段性的小目标,在前期准备工作留足时间,真正落笔执行时高效率完成。宋昱洋认为要尽早做好个人发展的长期规划,他在向师兄师姐的请教和自我追问中,寻找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目标才不会在奋斗中迷失方向”。正是因为对学习具有独到的见解,四位宿舍成员在本科期间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成功保研至北京大学、外交学院和中山大学。
?
邵志成参加清华大学举办的学术会议
?
宋昱洋前往中山大学附属中学宣传国际关系相关知识
?
杨曦前往珠海女子中学分享大国外交相关内容
?
王越参加中山大学模拟联合国大会
?
?
1+1+1+1=1,他们证明这也成立
多次获评校级、院级文明宿舍,他们的秘籍,在于努力,更在于共识。“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种无形的默契,体现在志愿服务、专业学习、生活习惯等方面。
?
303宿舍获评中山大学文明宿舍
?
2020年的新冠疫情,牵动着四位同学的心。平日里热衷公益活动的他们,纷纷加入家乡的防疫志愿者团队,坚守基层,奉献青春力量。回到校园,大家也积极参加学校核酸检测的志愿活动。一次又一次的挺身而出,正是四人拳拳爱国心的具象体现。
?
邵志成同学事迹被中大团委、党建宣传
?
杨曦(中)和王越(右)
参加珠海校区核酸检测志愿服务
?
明明只有四个人,却有两个微信群,这是303宿舍的一大特色。邵志成介绍,除了用于日常闲聊“侃大山”的“生活群”,大家还有一个用来分享学术信息、思政文章的“学习群”。着名国际关系学者约翰·米尔斯海默教授的讲座预告激发了全体成员的兴趣,一行人从珠海前往广州。长途奔波虽有疲惫,四人却乐在其中。学习群和生活群相辅相成,营造着303严谨踏实的宿舍学风、积极向上的寝室氛围。
?
???
303“学习群”的群聊截图
?
四人与约翰·米尔斯海默教授合影留念
?
明明有四个人,却有五个书架,这是303宿舍的另一大特色。提到宿舍的学风,宋昱洋略带自豪地说起宿舍里的“公共图书角”:“国际政治领域较有知名度的书籍,没准都能在书架里找到。”“图书角”常常上新。宿舍成员均参加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一见到研究相关的心仪书籍,他们便“淘”来添置在公共书架上,方便室友们查阅资料。
?
宿舍“公共图书角”
?
这种和谐的氛围,还体现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上。有同学睡眠浅,其他室友便特意换成静音鼠标,以免在深夜学习时打扰别人休息。室友们作息不一,为了保障彼此的日常休息,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购置了桌帘,避免自己书桌前的灯光影响到室友。
?
课余时,室友们会一起运动锻炼
?
宿舍成员为邵志成庆生
?
1+1+1+1=?他们无疑给出了精彩的答案。一间宿舍走出的四位青年,在锐意开拓中不断进取,在相互带动中携手前行。他们立志将各自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求学的新阶段,正如王越对室友们的期望和祝愿一样,“朝着梦想大步前进,无愧自我,无愧时代”,他们也将始终践行中大校训,继续书写属于“303”的精彩故事。
?
?
转自中大学工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馨雯
初审 | 张天华
审核 | 周昀
审核发布 | 郭予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