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云,2019级硕士研究生,中大优秀硕博士毕业论文获得者,曾获得研究生二等奖学金和叁等奖学金,学院第五届研究生会主席。
?
?
非常荣幸能被评为中山大学优秀毕业生,也非常感谢学校、学院和老师对我的培养和教育,特别感谢我的硕士导师喻常森老师和陈世伦老师对我的谆谆教诲,感谢同学们的支持和帮助。回首在中大国关的读研时光,我想跟师弟师妹们分享几点:
做好规划,持续努力。初入中大时,导师就问我希望在三十岁的时候干什么。我本科是柬埔寨语专业,大三在柬埔寨留学时就萌生了将来做柬埔寨国别区域研究的念头。老师的提问让我第一次认真地思考每一个阶段应该怎么做才能不断靠近我的梦想。我喜欢的东南亚研究学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他的回忆录《椰壳碗外的人生》写道:“在印度尼西亚,当有人问你要去哪里而你要么不想告诉他们要么尚未决定的时候,你回答说‘lagi tjaji angin’, 意思是‘我在等风’……但值得珍视的是等风的准备,以及当风朝你的方向吹来的时候去追风的勇气。”面对未来感到迷茫时,我们能做的是做好手头的事情,保持长期、持续、稳定的努力。当风朝我们吹来时,有准备的我们可以更从容地去拥抱它,那些看似到达不了的目的地,走着走着就到了。跨专业读研这两年,从小语种学习者转型为国际关系研究的过程无疑是艰难的,我至今还在路上,接下来读博又转去读国际法专业,前路阻且长,还需继续努力。
懂得求助和感恩,学会做人做事。学会做学问之前,要先学会做人,再来是做事。在课程学习、硕论写作、博士申请以及研会工作中,学院老师、同学、朋友和家人给了我非常大的支持和包容,我不胜感激。在自我成长过程中,我懂得了恰当地寻求外界帮助是一件值得鼓励的事情。对于他们的帮助,表达感谢是最基本的礼貌。如果可以,在得到他人帮助时,应将他们的善意传递下去。在待人接物中,常怀感恩和敬畏,保持谦逊和耐心,懂得学习和回应……这些都是值得鼓励的行为,我至今也在学习过程中。
?
?
两年的读研生活一晃而过,所谓过往,皆为序章,把握当下,朝向未来,希望我们在下个路口相遇时,都变成更好的自己。最后,衷心祝愿学校和学院蓬勃发展,祝老师和同学们身体健康、万事胜意!
?
编辑 | 谢静瑶
初审 | 张天华
审核 | 周昀
审核发布 | 任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