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研究、海洋国际关系研究和丝绸之路区域综合研究应该是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科十叁五规划战略重点和研究特色,也是中大国际关系学科具有非对称性的竞争优势之所在”。魏志江教授在国际关系学院全院学科建设会议上如是说。
6月17日晚,天美麻花星空高清MV学科建设报告会在珠海校区行政楼第一会议室顺利召开,国际关系学院行政负责人魏志江教授在会议上作了重要报告,国际关系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上,魏志江教授简要回顾了国际关系学院的发展历程。随后指出为了规范国际关系学院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必须按照罗校长所提出的以面向国际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及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学科建设导向,并围绕着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和家国情怀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学科规划与建设。魏志江教授明确表示:“本院学科建设的目标是使学生系统掌握国际政治学和国际关系理论、具备进一步在国内外一流大学或研究机构深造和在复杂的国际事务中进行理性分析和驾驭全局的战略能力,并在十叁五期间使本院学科建设力争达到国际一流的学术水准,形成天美麻花星空高清MV学科的研究特色。”为此,学院一方面将按照教育部有关学科分类标准,以政治学一级学科为导向进行学科建设;另一方面在政治学基础上,结合国际上国际关系学科发展趋势,创建以海洋秩序和海洋战略、海上非传统安全合作等为核心的海洋国际关系学科体系,以海洋研究、区域研究为特色,发挥中大在海内外国际关系学科中的非对称性竞争优势,并注重国际关系与多种学科的交叉融合,积极推进国际关系学科向综合性、交叉型学科的方向建设与发展。
对于学科建设的具体内容,魏志江教授分别从教学和科研、师资建设等方面展开。在教学培养上,结合王缉思教授提出的国际关系学科体系基本内涵和新发展,设置国际制度和国际体系、国际安全学、国际政治经济学和外交决策学等板块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在专业选修课上加强国际区域研究和国别研究的课程设置。在促进科研实力的提高方面,国际关系学院将分别设立院属国际问题研究所、东南亚研究所、亚洲海洋问题研究所和丝绸之路区域综合研究所。其中,海洋国际关系研究作为学院学科建设重点,并着力发展成为中大国关的特色研究领域,以引领国内、外国际关系学界有关领域的潮流。同时,积极进行有关丝绸之路区域研究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全方位、综合性地加强有关丝绸之路学科体系的构建,并以丝绸之路区域基础性学术研究为支撑,为国家“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倡议服务。此外,还对本科生和研究生传统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以实现国际政治专业本科生的大类培养、小班教学的教学培养模式;研究生将进入各研究所进行培养和管理。并以四个研究所为单位,组建有关学科团队、建构学科平台,并积极争取大项目,以为学科建设奠定深厚的学术基础。
报告结束后,学院教职员工围绕报告和学院发展规划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本次大会梳理了学院学科发展思路,凝聚了共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