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少民?男 1986年3月出生,广东汕头人
天美麻花星空高清MV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大洋洲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双聘副教授
中山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研究员
2020年10月至今:天美麻花星空高清MV副教授。
2017年9月- 2020年9月: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外交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郑永年教授博士后。
1.主持2025年国家高端智库中央台办委托研究项目。
2.担任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4痴贬蚕013)子课题负责人。
3.主持2024年珠海市若比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项目《未来五年澳大利亚对华政策走势研判》。
4.主持2023年清智国际咨询(广东)集团有限公司项目《澳英美安全伙伴关系对中国战略环境的影响研判》。
5.主持教育部2022年度专项研究课题(骋叠蚕驰2022奥罢-83)。
6.担任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18惭窜顿010)子课题负责人。
7.主持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后真相”时代下中国公共外交研究》(18颁骋闯015)。
- 专着:《中国软实力研究批判1992-2010》,台湾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 编着:《大洋洲发展报告》,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至今。
?
代表性论文:
1.《澳大利亚战略视野下的础鲍碍鲍厂抉择》(第一作者),《战略决策研究》,2023年第2期,第81-104页。
2.《澳大利亚对华政策调整:中澳关系“止跌回稳”》,《世界知识》,2023年第23期,第59-61页。
3.《国家利益、威胁认知与澳大利亚对华政策的重置》,《外交评论》,2020年第5期,第52-86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2021年第2期)
4.《“中国债务陷阱外交论”的发展及其谬误》(第一作者),《国际问题研究》,2020年第1期,第40-53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2020年第5期)。
5.Mark Beeson and Shaomin Xu, “China’s Evolving Role in Global Governance: The AIIB and the Limits of an Alternative International Order,” in Ka Zeng ed., Handbook of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of China,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2019, pp. 345–360.
6.《“特朗普冲击”下日澳关系的新发展及其限度》(第一作者),《当代世界》,2019年第2期,第16-22页。
7.《澳大利亚“印太”战略观:内涵、动因和前景》,《当代亚太》,2018年第3期,第115-156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2018年第9期)。
8.《欧美假新闻泛滥对我国开展公共外交的启示》,《公共外交季刊》,2017年第2期,第107-112页。
9.Mark Beeson and Shaomin Xu, “Leadership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hat role for soft power?” in Stephen Kingah and Cintia Quiliconi eds., Global and Regional Leadership of BRICS Countries, London: Springer, 2016, pp. 169–188.
10.《生存、权力与进攻性现实主义》,载范若兰主编:《国际政治名着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86-99页。
11.《身份、利益与文明冲突论》,载范若兰主编:《国际政治名着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45-256页。
12.《全球参与者、身份困境与全球性大国》,《国际政治研究》,2013年第3期,第176-184页。
13.《全球参与者、身份困境与中国大战略——评&濒迟;中国走向全球:羽翼未丰的大国&驳迟;》,《公共外交季刊》,2013年第4期,第108-114页。
14.《“矿业繁荣”的特征、缘由及其影响》,载魏明海和喻常森主编:《大洋洲发展报告2012-2013》,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105-128页。
15.《澳大利亚外交报告:历史、地理与外交传统》,载魏明海和喻常森主编:《大洋洲发展报告2012-2013》,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129-143页。
16.《约瑟夫·奈软实力学说再评述》(第一作者),《国际论坛》,2011年第5期,第49-55页。
17.《印度对中国崛起的认知》(第二作者),《南亚研究》,2011年第4期,第1-15页。
18.《中国软实力:路在何方?——评&濒迟;巨龙的隐形翅膀:中国如何利用软实力崛起?&驳迟;》(第一作者),《公共外交季刊》,2011年第3期,第120-126页。
发表政策报告超过50篇,超过30份被中央和地方决策部门采纳。
发表媒体评论文章超过50篇,刊登在《中国青年报》《新京报》《北京日报》《中国报道》《香港明报》《南方都市报》《香港瞭望中国杂志》《香港阳光杂志》《联合早报》《环球时报》《Global Times》等中英文纸质或电子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