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进我院师生交流,引领青年学生成长成才,10月22日晚,我院教工党支部于珠海校区海滨红楼9号楼讲学厅举行“学术与人生”师生交流会,特邀学院党总支任虹书记、牛军凯教授、姜鹏副教授、覃丽芳副教授、陆长荣特聘副研究员等五位教师与同学们畅谈学术之路,分享人生感悟。交流会由教工党支部书记牛军凯教授主持。
???
活动伊始,与会教师结合自身经历逐一作分享交流。
姜鹏老师介绍了自己作为一个基础理论研究者的求学之路。他认为,做学术“先要有足够的广,才能有足够的深”,好的研究问题是在阅读中发现的,因此,要养成随身携带小本子的习惯,把好的想法记录起来。好的想法就像一盘玉盘上的珍珠,用逻辑链串联起来便构成了好的文章。他鼓励同学们平常要多阅读、多积累,做到厚积薄发。
陆长荣老师表示,做学术研究就好比以一种“八卦心”为原始驱动,想要不断地区了解、探究感兴趣的事物。他以一个圆来比喻人类知识的范畴,求学之路就是从圆心向外不断伸展的过程。博士阶段的学习就是专注于这个圆上的一小部分,不懈努力,寻找突破,延展人类知识的边界。他建议同学们尽早树立长远目标,明确以后要走的路。
覃丽芳老师分享了从语言学转型到国际关系研究的经历,告诉同学们在求学阶段要平衡好学习与实习的关系,实习是为了把理论运用到实际,更好地促进学习,切不可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影响长期的人生规划。她还向同学们介绍了收集资料的方法,并强调做研究要踏踏实实,多看多读多思考。
牛军凯老师从其近叁十年的学术研究中总结了两条宝贵经验。第一,要有坐冷板凳的精神,做到坚持不放弃。他一直坚持读书和做读书笔记,其首部出版的着作就花了10年时间酝酿,真正做到“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第二,要建立自己的学术阵地,不要赶学术时髦。他投身于占婆史研究20余年,在这一领域的深耕使他于2018年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第一批“冷门绝学”与国别史专项的资助。
任虹老师通过讲述自身的求学与工作经历,给同学们带来了叁点重要的启发:大学阶段要尽早开始思考人生规划,要把个人前途融入国家事业发展;确定生涯目标之后,要选择合适路径,并脚踏实地进行奋斗;对待学习和工作,要有敬业态度、有执着追求,还要有情怀、有格局。她鼓励本科同学毕业后继续深造,为未来事业打好坚实基础。
在随后的提问环节,同学们就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研究领域的选择、如何做好读书笔记等问题与老师们进行热烈的交流互动。同学们纷纷表示,老师们的分享深入浅出、幽默风趣,受益匪浅。
教工党支部开展本次"学术与人生"师生交流会,旨在通过党建服务学生、引领学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我院教师政治引领、价值引领、学术引领、文化引领作用,激励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脚踏实地、学好知识、追求卓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