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科介绍
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科是专门从事东亚国际关系研究的政治学二级学科,2012年开始招收国际关系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是东亚国际关系。本专业重视学科理论和东亚国际关系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其中东亚区域研究是本专业的主要特色之一,本学科重视与国际有关大学或学术机构的学术交流活动。本专业除招收中国大学研究生毕业或同等学历者以及在职人员外,同时招收港澳台全日制或兼读研究生和外国留学生。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以国际关系理论和现实东亚国际事务为教学与研究对象,培养系统掌握国际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理论,具有“国际意识”和“全球眼光”,并能够深入从事东亚区域和国别问题的研究,具有较强的与国际学术界的对话能力的学术型高级专门人才。同时,注重博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以适应党政机关、高等院校、传媒和涉外企、事业单位实际工作的需要。
叁、学制与学习年限
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下面简称“直博生”)学制为五年,直博生用于科学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的时间不少于整个学习年限的叁分之二。因各种特殊情况,由导师提出,经国际关系学院同意,研究生院批准,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每次申请延长不超过1年,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7年。
硕博连读研究生(下面简称“硕博连读生”)学制为五年,其中硕士阶段为两年,博士阶段为叁年。在硕士阶段按照硕士研究生的要求管理,在博士阶段,硕博连读生用于科学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的时间不少于整个学习年限的叁分之二。因各种特殊情况,由导师提出,经国际关系学院同意,研究生院批准,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每次申请延长不超过1年,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7年。
四、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是东亚国际关系。
?
五、培养方式
硕博连读生的指导方式采取以导师负责制为主,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第一学年不指定导师,第二学年开始的一周内,以研究生与导师双向选择和院系调剂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指导教师。
直博生的指导方式采取以导师负责制为主,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直博生入学第一学年为考察期。考察期内,导师及培养单位应对直博生的素质、能力进行全面考察,对其是否适合作为博士研究生培养予以确认。直博生的中期考核安排在第四学期结束前。本院将在此前对直博生进行一次全面考核,并对直博生是否继续博士阶段培养予以确认,具体考核办法以课程成绩和读书报告的质量为主要依据。凡在培养过程中被认为不适合攻读博士学位的直博生,如果导师及我院“研究生教育与学位委员会”认为适宜作为硕士研究生继续培养的,可转为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如果导师及我院“研究生教育与学位委员会”认为不宜继续培养的,按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处理。
作为学术型硕博连读生、直博生,除了必须按照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的规定要求执行外,还必须承担1-3节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并积极承担或参与有关研究项目的申报和研究工作,原则上要求在读期间,必须有过一次出国访学或参加学术会议的经历或者在国内出席过有关国际学术会议,并发表有关学术论文。
?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公共课按照中山大学研究生院的规定执行,留学生公共课按照留学生办公室的考试要求执行,公共必修课8学分;
在直博前两年,以及硕博连读的硕士阶段,须完成四门专业必修课(两门基础课和两门专业课)共12学分;直博阶段两年后,以及硕博连读的博士阶段,须完成叁门博士专业必修课共10学分;合计必修课共30学分。另外,选修课应不少于10学分。
总学分不少于40学分。
?
课程设置:
?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英文名称 |
学时 |
学分 |
课程负责人 |
备注 |
||
必修课 |
公共课 |
MAR50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Research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36 |
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
MAR5002 |
自然辩证法概论Dialectics of Nature |
18 |
1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二选一 |
|||
MAR5003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Marxism and The Methodology of Social Science |
18 |
1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FL-5001 |
第一外国语(英语)First Foreign Language(English) |
120 |
5 |
外国语学院 |
? |
|||
硕士课程 |
专业基础课 |
IR-5101 |
国际关系史研究The 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54 |
3 |
黄云静 |
副教授 |
|
IR-5102 |
国际关系学理论Theorie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54 |
3 |
黄迎虹 |
副教授 |
|||
? |
? |
? |
? |
? |
? |
|||
专业课 |
IR-5103 |
国际关系前沿问题研究Studies on the Frontier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54 |
3 |
导师组 |
? |
||
IR-5104 |
国际关系研究方法Research Methods fo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54 |
3 |
王学东、黎相宜 |
副教授、讲师 |
|||
? |
? |
? |
? |
? |
? |
|||
博士课程 |
专业基础课 |
IR-7001 |
东亚国际关系专题研究Selected Topics in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East Asia |
72 |
4 |
魏志江等 |
教授 |
|
IR-7002 |
东亚国际组织与区域合作研究Studies 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Regional Cooperation in East Asia |
54 |
3 |
喻常森 |
副教授 |
|||
IR-7003 |
东亚地区的宗教和文化专题研究Selected Topics in the Religions and Culture of East Asia |
54 |
3 |
范若兰 |
教授 |
|||
专业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选修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说明:第一外国语为小语种的代码如下:
?????第一外国语(日语)贵尝-5002
?????第一外国语(法语)贵尝-5003
?????第一外国语(德语)贵尝-5004
?????第一外国语(俄语)贵尝-5005
?
七、培养环节与要求
1、直博生在完成硕士阶段的学习后,首先必须完成叁门博士阶段必修课程,并根据导师要求提交有关论文作业,取得相应的学分;其次,必须阅读导师指定的有关参考书,并根据7本指定的必读书目,各撰写一篇5千字左右的读书报告;最后,除必修课以外,还必须选修与自己博士论文选题有关的1-2门选修课,并取得相应的学分。必修课以撰写论文的方式考核,选修课等由有关老师自行决定。
2、硕博连读生在基本完成硕士阶段的必修课程学习后,国际关系学院将对硕博连读生进行严格的博士研究生资格考试,进行中期分流管理。申请硕博连读的研究生,应在入学后的第一学年内基本完成硕士阶段必修课程(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取得全部必修课学分后方可申请参加博士研究生资格考试。申请人须填写《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资格考试审核表》,交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审核者,视为通过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
凡在学期间受过记过以上处分者、未按要求完成课程学习者、或因为其他原因而被院系认为不合适攻读博士学位者,不得参加博士研究生资格考试。
不参加或逾期未参加博士研究生资格考试者,按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办法,参加中期考核。通过者继续完成硕士学位论文,未通过者应终止学习,按学籍管理有关规定处理。
国际关系学院组建博士研究生资格考试领导小组与考试委员会来组织和管理博士生资格考试相关事宜,具体职责与考试办法请参看《中山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工作试行办法》(2013年11月)。
通过博士研究生资格考试者,可以进入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根据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培养方案的要求,所有博士生首先必须完成叁门博士阶段必修课程,并根据导师要求提交有关论文作业,取得相应的学分;其次,必须阅读导师指定的有关参考书,并根据5本指定的必读书目,各撰写一篇5千字左右的读书报告;导师指定选读数目2-3本,且每本提交5千字读书报告;最后,除必修课以外,还必须选修与自己博士论文选题有关的1-2门选修课,并取得相应的学分。必修课以撰写论文的方式考核,选修课等由有关老师自行决定。
?
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衡量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是评价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主要环节,应在导师指导下完成。
1、本专业硕博连读生在学位课程学习的同时,应注意自身科研和写作能力的训练能力与提高,为撰写博士学位论文打好基础。
2、硕博连读生在博士学位课程学习结束、取得规定学分并经过中期考核后,方可进入论文写作阶段。
3、硕博连读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确定研究课题。本专业硕博连读生应在博士阶段第二学年初确定学位论文选题,通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在导师指导下拟定学位论文提纲。论文提纲经导师审阅、修改后撰写论文。论文初稿由导师审阅后提出修改意见,硕博连读生根据意见修改定稿。
4、本专业硕博连读生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及学术水平的要求:
(1)论文选题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体现本专业所属方向的特点。
(2)结构合理,文笔流畅,中外文资料翔实,注释规范。
(3)观点正确,论文充分,做到言之有理,持之有据。
(4)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有所创新。
(5)论文在总体上体现作者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及科研能力。
5、学位论文格式必须严格遵循《中山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要求》。学位论文按照《中山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执行。
?
?
九、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1、直博生一般在第四学期内提交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通过后方可正式开展所选课题的学位论文工作。直博生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按《中山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施行,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同意授予博士学位的,不另授予硕士学位。
通过答辩已获得博士毕业证书的直博生,因发表学术论文未达到要求等原因不能授予博士学位的,可申请授予硕士学位,授予硕士学位后不得再申请博士学位。
2、本院硕博连读生进入博士生阶段后,一般在半年内提交开题报告,通过后方可正式开展所选课题的论文工作。凡在后续考核或培养过程中被认为不适合攻读博士学位者,经院系提议,研究生院审批,视不同情况,可改为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或按研究生结业等学校其他有关学籍管理的规定处理。
本院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规定具体如下:
1、申请博士论文答辩时,硕博连读生必须满足《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具体规定》的要求。
2、学位论文必须在答辩前一个月内完成,并以双盲法的方式进行论文评阅工作,评阅人里有两位同行专家,其中必须包含一位外校的专家,在两位评阅人都同意论文可以答辩后,方可进行论文答辩工作。
3、在论文送审结果通过后,由学院委任组成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一般由四人组成,其中必须有一名是校外专家。学位论文答辩严格按照《中山大学学位论文答辩程序》执行。
4、学位论文在答辩通过以后,提交学科学位评议组评议;经评议通过以后上交学位分委会审核;审核通过后经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通过后方可授予法学博士学位。
5、其余事项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的规定来办理。
?十、必读和选读书目
在完成硕士生名着阅读量的基础上,须完成下列博士生的阅读任务。下列14本国际关系着作分为必读(5本)和选读(9本)两类,必读文献为所有学生必读,并且每本提交一篇5千字的读书报告进行考核;选读文献由导师根据研究方向指定学生选读至少1本,并且每本提交一篇5千字的读书报告。
?
序号 |
着作或期刊名 |
作者及出版社 |
必(选)读 |
考核方式 |
备注 |
|
1 |
《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第七版)》 |
摆美闭汉斯?摩根索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
选读 |
提交5千字读书报告 |
由导师决定 |
|
2 |
《国际政治理论》 |
肯尼斯·沃尔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
必读 |
提交5千字读书报告 |
? |
|
3 |
《权力与相互依赖》 ? |
罗伯特·基欧汉、小约索夫·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
必读 |
提交5千字读书报告 |
? |
|
4 |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 ? |
亚历山大·温特着、秦亚青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0年版。 |
必读 |
提交5千字读书报告 |
? |
|
5 |
《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 |
巴里·布赞等编、刘德斌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
必读 |
提交5千字读书报告 |
? |
|
6 |
《地区安全复合体与国际安全结构》 |
巴里·布赞、奥利·维夫着,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1月版 |
必读 |
提交5千字读书报告 |
? |
|
7 |
《国际关系分析》 |
卡尔·多伊奇,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 |
选读 |
提交5千字读书报告 |
由导师决定 |
|
8 |
《大国政治的悲剧》 |
约翰·米尔斯海默着、王义桅、唐小松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1月版。 |
选读 |
提交5千字读书报告 |
由导师决定 |
|
9 |
《非传统安全概论》(第二版) |
余潇枫、魏志江等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
选读 |
提交5千字读书报告 |
由导师决定 |
|
10 |
《冷战后中韩关系研究》 ? |
魏志江等着,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
选读 |
提交5千字读书报告 |
由导师决定 |
|
11 |
<security community> |
Emanuel Adler and MichaelBarnett,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
选读 |
提交5千字读书报告 |
由导师决定 |
|
12 |
《国际安全研究的演化》 |
巴里·布赞等着,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
选读 |
提交5千字读书报告 |
由导师决定 |
|
13 |
《东南亚文化发展史》 |
贺圣达着,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
选读 |
提交5千字读书报告 |
由导师决定 |
|
14 |
《伊斯兰教与东南亚现代化进程》 |
范若兰等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
选读 |
提交5千字读书报告 |
由导师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