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麻花星空高清MV

国际关系学院2016级国际政治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国际政治专业将根据“叁个面向”的指导思想,培养在国际政治学领域具有“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和家国情怀”的专业型、创新型和复合型的精英人才。具体目标为:

首先?,本专业将打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体系设置,使学生系统掌握国际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理论、具备进一步在国内外一流大学或研究机构深造和在复杂的国际事务中驾驭全局的战略能力。

其次,学生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和历练,能够较为全面系统的掌握国际政治的理论及专业思维能力,并具备从事大型跨国公司、联合国及其下属机构等有关国际事务机构的管理能力。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领袖气质和管理创新的开拓能力。

最后,本专业将通过通识课教学、人文、社会科学等课程的交叉和融合、教学实践等,培养具备家国情怀,能够在党政机关、传媒和文化出版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涉外党务、政务、行政管理、组织人事、新闻出版等方面的实际工作,并具备较好的人文素质和身体、心理健康的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

1.按照打通本科和研究生阶段课程体系设置的规格和要求,使学生掌握国际政治学的基本专业理论、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具备进一步赴国内外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研究、深造的专业基础和能力,并具有较高的外语能力和较强的处理国际事务的管理能力,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

2.本专业将严格按照教育部有关国际政治的学科体系和课程规范进行课程设计。主要根据国际政治学专业的学科体系内涵即国际制度和国际体系、国际安全学、国际政治经济学和外交决策学为专业课程核心,并加强国际区域研究和国别研究的课程设置。

3.学生在校期间,除接受系统的通识教育和国际政治学专业的理论学习外,本专业还将积极开拓与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东京大学、首尔大学等国际一流大学合作与交流,并积极探索与国际一流大学的合作办学模式,并签署战略性合作协议,同时,积极加强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建立有助于本科生教学的综合型教学实习基地。

叁、授予学位与修业年限

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法学学士学位。修业年限为四年。

四、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学时

?课?程?类?别

学?分?数

所占比例

备?注

公共必修课程

33

21%

?

公共选修课程

16

13%

?

专业必修课程

66

38%

?

专业选修课程

40

28%

?

毕业总学分

(实践教学学分)

155

(20)

?

课内总学时

2466+16周

?

?

五、专业基础课程

国际关系学概论、国际关系史(1648-1945)、国际关系史(1945-)、外交学概论、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关系基本理论、国际政治经典名着选读

六、专业核心课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外交决策学、国际法、外交思想史、国际安全学、国际组织学概论

七、专业特色课程

双语课程:国际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原理、国际关系基本理论?、?外交决策学

精品课程:国际关系学概论

八、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见附表一)

九、专业学分学时分布情况表(见附表二)

十、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一览表(见附表叁)

十一、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学进程计划表(见附表四)

?

?

?

?

附表一:国际政治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码

课程名称/英文名称

总学分

总学时

开课学期/周学时

课程

负责人

A

?

大学英语

College English

8

144

1、2、3、4/2

冯芃芃

?

体育

Physical Education

4

144

1、2、3、4、6、7/2

张新萍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Moral Character Cultivation and Basis of Law

3

54

1/3

古南永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Contemporary History of China

2

36

2/2

柳媛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Introduction of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6?

72

3/6

黄寿松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The Principles of Marxism

3

54

4/3

夏银平

?

军事课

Military Course

2+1

36+2周

1/

莫华

古添雄

?

形势与政策

Current Situation and Policy

2

36

1-8/每学年9学时

莫华

B

?

?

大学语文

College ?Chinese

2

36

1/2

倪彩霞

核心通识课程

?

“中国文明”模块

2

36

1-7/

甘阳

?

“人文基础与经典阅读”模块

2

36

?

“全球视野”模块

2

36

?

“科技、经济、社会”模块

2

36

一般通识课程

?

交叉与综合模块

8

144

1-7/

各相关

课程

负责人

?

创新创业模块

任荣伟

专

学科大类基础课程

IR111

政治学原理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Science

3

54

1/3

黄云静

IR112

比较政治学

Comparative Politics

3

54

2/3

黄迎虹

IR213

社会科学方法论

Methodologies of the Social Sciences

3

54

3/3

黎相宜

专业基础课程

IR115

国际关系学概论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3

54

1/3

张宇权

IR117

国际关系史(1648-1945)

The 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1648-1945)

3

54

1/3

曹善玉

IR114

国际关系史(1945-)

?The 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1945)

3

54

2/3

陈艳云

IR116

外交学概论?

Introduction to Diplomacy

3

54

2/3

庞琴

IR319

国际政治经济学?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3

54

5/3

张志文

IR218

国际政治经典名着选读

Classics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3

54

4/3

黄迎虹

IR120

国际关系基本理论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3

54

2/3

汪新生

专业

核心

课程

IR1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

Foreign Relations of PRC

3

54

2/3

尤洪波

IR221

外交决策学?

Foreign Policy Decision and Analysis

3

54

3/3

喻常森

尤洪波

IR224

国际法?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

3

54

4/3

张祖兴

IR326

外交思想史

History?of?Diplomatic?Thoughts

3

54

6/3

王学东

IR223

国际安全学

International security

3

54

3/3

汪新生

IR228

国际组织学概论

Introduction?to?Study?of?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s

3

54

4/3

王学东

专业实践课程

IR425

教学考察

Field Study

6

4周

7/3

全体教师

IR427

专业实习

Internship

4

4周

7/3

全体教师

IR432

毕业论文

Graduation?Thesis

8

8周

8/8

全体教师

专业

选修

专业

选修

课程

IR129

中国政府与政治?

Politics and Government of PRC

2

36

3/2

黄迎虹

IR234

国际移民研究?

International Emigration Studies

2

36

4/2

曹善玉

IR231

世界宗教与民族冲突?

Global religious and inter-ethnic conflicts

2

36

3/2

范若兰

IR333

亚太国际关系分析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Asia-Pacific Region

2

36

5/2

全体教师

IR336

大洋洲区域研究导论

Guide?to?Oceania?Studies

2

36

6/2

费晟

IR238

国际战略学?

International Strategies

2

36

4/2

喻常森

IR340

公共外交概论

Introduction to Public Dip

2

36

6/2

曹善玉

IR335

亚洲海洋区域研究入门

Introduction to Regional Studies of the Asian Seas

2

36

5/2

魏志江

IR342

海洋国际关系概论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the Sea

2

36

6/1

全体教师

IR337

国际关系前沿问题研究

Research on The Frontier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

36

5/1

全体教师

IR339

西方各国政治制度??

Political?Institutions?of?Europe

2

36

5/2

张宇权

IR341

国际公法案例

Case Studies of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

2

36

5/2

张祖兴

IR343

国际新闻

International News

2

36

5/2

尤洪波

IR344

韩国政治经济与外交?

Political Economy and Foreign Policies of Republic of Korea

2

36

6/2

曹善玉

IR345

美国政治经济与外交

Political Economy and Foreign Policy of USA

2

36

5/2

尤洪波

IR347

中东政治经济与外交?

Political Econom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Midd?le East

2

36

5/2

范若兰

IR346

印度政治经济与外交

Political Econom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India

2

36

6/2

黄迎虹

IR348

东南亚政治经济与外交?

Political Economy and Internat ional Relations in Southeast Asia

2

36

6/2

黄云静

IR350

欧盟政治经济与外交?

Political Economy and Foreign Policy of EU

2

36

6/2

尤洪波

IR349

日本政治经济与外交

Political Econom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Japan

2

36

5/2

陈艳云

IR352

俄罗斯政治经济与外交

Political Econom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Russia

2

36

6/2

?

?

IR351

丝绸之路区域历史文化专题

Selected Topics on the History and Cultures in the Silk Road Region

2

36

5/2

魏志江

?

IR354

南海问题与海洋法专题

Selected Topics on The South China Sea Issue and The Law of the Sea

2

36

6/2

张祖兴

IR356

澳大利亚外交政策

Australian?Foreign?Policy

2

36

6/2

于镭

喻常森

IR358

中亚西亚区域专题研究

Selected Topics on the Central and West Asian Studies

2

36

6/2

?

IR353

蒙元帝国与欧亚世界专题研究

Selected Topics on the Yuan Dynasty (Empire) and Eurasian Studies

2

36

5/2

魏志江

IR260

非传统安全概论

Introduction to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2

36

4/2

?

IR262

佛教与当代世界

Buddhism and Contemporary Wold

2

36

4/2

黄云静

IR355

东南亚史

The History of Southeast Asia

2

36

5/2

牛军凯

IR357

中日韩叁国关系史

The History of China-Japan-Korea Relations

2

36

5/2

魏志江

IR364

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史

The History of China-Southeast Asia Relations

2

36

6/2

喻常森

IR459

外事谈判与礼仪

Diplomatic Negotiation and Protocol

2

36

7/2

?

IR461

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研究专题

Studies on China’s Traditional Foreign Relations

2

36

7/2

魏志江

跨专业选修课程

IR263

外语选修

Foreign Languages ??????

3

54

3/3

?

IR265

宏观经济学原理?

Principles of Macroeconomics

3

54

3/3

张志文

IR268

学术训练与培养

Academic Training and Cultivation

2

36

4/2

全体教师

IR270

初级韩语

Elementary?Korean

2

36

4/2

曹善玉

IR472

大学写作

College Writing

2

36

8/2

?

填写说明:

(1) 各院(系)应同时列出课程中文名称及其准确的英文名称。

(2) 对有关实践教学内容的学分和学时情况的表达规范如下:理论与实验(实践)合上课程学分和学时分别为“理论学分+实验(实践)学分”、“理论学时+实验(实践)学时”;实践教学学时用周数表示,一般1周计1学分,分散的实践教学环节在折合成周数后计算学分。

(3)“开课学期”应明确到具体学期,尤其是公共必修课板块的思想政治课;同一板块专业课程请分别按开课学期依次排列。

(4)在公共选修课板块,由院(系)结合本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参照《中山大学普通本科生修读公共选修课程(通识教育课程)暂行管理办法》精神,明确核心通识课程各模块学分要求。

(5)“课程负责人”栏需明确列出课程教学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建议只填写1-2名。不需填写职称。

?

?

?

附表二:国际政治专业学分学时分布情况表

国际政治专业学分学时分布情况表

?

学期

公必课

专必课

专选课

公选课

合计

(公选课除外)

学分

学时

学分

学时

开设

学分

建议修读

学分

学时

总学分

总学时

学分

学时

第一学年

第一学期

11.25

202.5学时、2周

9

162

0

0

0

?

20.25

364.5学时

第二学期

5.25

94.5

15

270

0

0

0

20.25

364.5

第二学年

第一学期

8.75

157.5

12

216

10

6

108

26.75

481.5

第二学期

5.75

103.5

6

108

12

8

144

19.75

355.5?

第叁学年

第一学期

0.25

4.5

6

108

26

13

234

19.25

346.5

第二学期

0.75

13.5

0

0

24

8

144

8.75

157.5

第四学年

第一学期

0.75

13.5

9

8周

4

2

36

11.75

49.5、8周

第二学期

0.25

4.5

8

8周

2

0

0

8.25

4.5、8周

合计

33

594学时、2周

65

864、16周

78

37

666

20

360

135

2124学时+18周

填写说明:

(1)公必课、专必课根据该专业设置的课程填写每学期学分学时,专选课分专业设置课程学分和建议学生修读学分两栏填写;公选课的学分、学时不需分学期列出。

(2)每学期的合计总学分、总学时仅包含公必课、专必课和专选课(建议修读)的学分、学时,公选课不计入;公必课、专必课、专选课(建议修读)、公选课的合计学分应与相应课程类别毕业学分要求相等。

(3)此表以学制四年为例,学制超过四年的,请自行增列。

(4)体育课安排如下:

第一学年第一学期、第二学期:各1学分、36学时;

第二学年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叁学年第二学期、第四学年第一学期:各0.5学分、18学时;

第叁学年第一学期、 第四学年第二学期:不安排体育课

?

?

?

附表叁:??国际政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含实验)一览表

序号

实践教学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开课学期

课程类型

其中实践教学环节学分

其中实践教学环节学时/周数

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公必

3

理论+实践

2

2周

2

军事课

公必

1

理论+实践

1

2周

3

教学考察

专必

7

集中性实践

6

4周

4

专业实习

专必

7

集中性实践

3

4周

5

毕业论文

专必

8

集中性实践

8

8周

合计(示例)

20

20周

填写说明:

(1)此表所填课程即毕业总学分中实践教学学分所含课程。

(2)课程类型包括以下几种:?独立设置的实验,指不依附于理论教学、内容相对独立的实验课;?理论+实验,指包含实验教学内容、理论和实验部分各有一定学分学时的课程;?集中性实践,指独立设置、集中实施的实践课程,如见习、实习、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毕业论文或设计等课程;④分散性实践,指独立设置、分散在学期内多个时段实施的实践课程;⑤理论+实践,指包含实践教学内容、理论和实践部分各有一定学分学时的的课程;⑥其他。

?

?

?

课程名称/英文名称

课程类别

课程学分

总学时

开课学期/周学时

说明

课程负责人

政治学原理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Science

专必

3

54

1/3

?

黄云静

比较政治学

Comparative Politics

专必

3

54

2/3

?

黄迎虹

社会科学方法论

Methodologies of the Social Sciences

专必

3

54

3/3

?

黎相宜

国际关系学概论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专必

3

54

1/3

?

张宇权

国际关系史(1648-1945)

International History, 1648-1945

专必

3

54

1/3

?

曹善玉

国际关系史(1945-)

International History Since 1945

专必

3

54

2/3

?

陈艳云

外交学概论?

Introduction to Diplomacy

专必

3

54

2/3

?

庞琴

国际政治经典名着选读

Classics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专必

3

54

4/3

?

黄迎虹

国际政治经济学?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专必

3

54

5/3

须先修‘宏观经济学原理’

张志文

国际关系基本理论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专必

3

54

2/3

?

汪新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

Foreign Relations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专必

3

54

2/3

?

尤洪波

外交决策学?

Foreign Policy Decision and Analysis

专必

3

54

3/3

?

喻常森

尤洪波

国际法?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

专必

3

54

4/3

?

张祖兴

外交思想史

History?of?Diplomatic?Thoughts

专必

3

54

6/3

?

王学东

国际安全学

International security

专必

3

54

3/3

?

汪新生

附表四: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学进程计划表

说明:1、辅修学分不低于25学分,必须完成以上列表中的必修课中不少于6门课程,其余学分可按照主修开设的专业选修课跟班修读完成学分。2、双专业学分不低于50学分。在以上列表中的必修课中选择不少于40个学分,其余学分可按照主修开设的专业选修课跟班修读完成学分。3、双学位学分不低于75个学分,其中必修课为表中所列所有专业必修课程,另外包含8个学分的毕业论文。其余学分可按照主修开设的专业选修课跟班修读完成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