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大洋洲研究工作坊第30期
国关大视野系列讲座第59讲
澳大利亚对华战略批判:以量子全息理论为视角
?
在经典的“台球桌”比喻中,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将国家间关系视为无政府状态下彼此独立的同质单元之间的权力角逐。然而,受理论物理学家大卫·波姆的量子全息理论(Quantum holography)启发,本讲座将从“整体-部分”关系(whole-part relations)出发,化“台球”为“量子”,解开国际关系中的复杂纠缠。进一步说,国家从本真上讲只有作为依赖(周边)整体的部分方才存在。国家不应把所处的区域及其主要邻国视为相互竞争的“部分”,而应视为国家生存、发展及其繁荣所仰赖的“整体”。从“整体-部分”关系出发的国际关系新思路,不仅是对传统国际关系学世界观的深刻反思,也是对“敌友政治”冲动的超越。本次工作坊将借鉴量子全息理论的分析框架,把“整体-部分”的纠缠带回国际关系,并以澳大利亚对华战略的经验教训作为重点案例展开批判分析。
?
报告人介绍
潘成鑫,现为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府与行政学系长聘副教授,同时兼任悉尼科技大学客座副教授。曾在澳大利亚迪肯大学(Deakin University)担任讲师和副教授。他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后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留学,获得博士学位。2015年荣获澳大利亚政府“奋进奖学金”。潘成鑫教授研究领域广泛,包括批判国际关系理论、量子关系理论与世界政治、中国崛起的理论化、中美关系和中澳关系。出版英文专着《国际政治中的知识、欲望与权力:中国崛起的西方叙事》(Knowledge, Desire and Power in Global Politics,2015)。中文翻译版由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并荣获2016年社科文献出版社“十大好书奖”。英文编着有《中国崛起与国际关系理论再思考》(China’s Rise and Rethink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2022)、《澳大利亚与中国:跨文化交往的挑战与思考》(Australia and China: Challenges and Ideas in Cross-cultural Engagement,2015)等。他的研究成果发表于《欧洲国际关系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千禧年:国际研究杂志》(Millennium)、《国际研究评论》(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英国政治学与国际关系杂志》(The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澳大利亚国际事务杂志》(Australi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澳大利亚政治与历史杂志》(Australian Journal of Politics and History)、《当代政治》(Contemporary Politics)、《亚太国际关系》(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the Asia-Pacific)、《当代中国》(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政治学》(Politics)和《太平洋评论》(The Pacific Review)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
?
潘成鑫官方介绍网站:
?
主持人
许少民副教授
天美麻花星空高清MV、
大洋洲研究中心副主任
?
对话嘉宾
周方银教授
天美麻花星空高清MV、
大洋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
王学东副教授
天美麻花星空高清MV、
大洋洲研究中心副主任
许少民副教授
天美麻花星空高清MV、
大洋洲研究中心副主任
?
会议时间
2025年5月22日(星期四)
19:00-21:30
?
会议地点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
海琴6号楼叠210会议室
?
设计 | 高慧嵘
编辑 | 黄子殷
初审 | 陈颖
审核 | 孙兴杰
审核发布 | 李晓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