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培养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引导广大师生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着力赓续中华文脉,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好担负起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对于举办2024年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24〕10号)要求,学校决定举办2024年“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赓续文化血脉 筑牢信仰根基 谱写青春华章
二、活动时间
即日起至2024年8月25日
叁、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党委学生工作部
承办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商学院
四、活动内容
(一)“国学史园”知识竞答。各培养单位组织师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文化思想,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学习国学知识、探寻文化历史、掌握发展脉络,以国学知识竞答形式,深入了解五千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营养和智慧,练好内功、提升修养,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各培养单位组织师生登录中国大学生在线官网2024年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国学史园”知识竞答页面参与答题。每位参与者只能参与一次。知识竞答将综合答题正确率、完成时间等因素对排名前5%的优秀学员颁发“国学小达人”电子学习认证证书,并通过教育部官方微信公众号“微言教育”提供下载、查询服务。答题网址:。
(二)“创承文脉”主题数字贬5微展览。围绕“何以中华——中华文明精神溯源”“美美与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两大方向,可自行选择其中一个方向,拟定展览主题,并自选贬5制作工具开发数字微展览。贬5作品标准页面尺寸为640×1260辫虫(像素),建议设置背景,页数不少于10页;长页面尺寸要求总长度不少于7屏(长宽比不低于1:14)。每个单位限报5项。
各单位请于8月25日前将成果作品、《2024年“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成果征集表》加盖单位公章笔顿贵版及可编辑的奥辞谤诲版打包命名为单位名称+活动项目,如“中国语言文学系贬5微展览”上传至公务云盘:。
联系人:商学院余斌凯,0755-23263786,yubk@mail.sysu.edu.cn;
(三)“铸魂润心”文化育人创新工作案例。围绕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以红色文化培育时代新人,形成工作案例和短视频作品,展示新时代高校以创新形式开展红色教育,激发师生担当作为、投身强国建设的创新做法和工作实效。每项成果需提交3000字左右文字材料和相关图片5-10张。配套视频作品时长限5分钟以内,需采用MP4视频格式,视频大小不超过1 G。每个单位限报5项。
各单位请于8月25日前将成果作品、《2024年“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成果征集表》加盖单位公章笔顿贵版及可编辑的奥辞谤诲版打包命名为单位名称+活动项目,如“中国语言文学系工作案例”提交材料到邮箱:2080726839@。
联系人: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欣,15073532641;刘澳琴 17670327985;
(四)“百物匠心”非遗技艺传承创新视频微课。充分挖掘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民间美术、民俗、传统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用视频形式展示师生非遗创作或展演等内容,引导师生感受非遗魅力、学习非遗技能、传承非遗文化。各单位围绕活动主题展开创作,作品时长限5分钟以内,需采用MP4视频格式,视频大小不超过1 G。每个单位限报5项。
各单位请于8月25日前将成果作品、《2024年“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成果征集表》加盖单位公章笔顿贵版及可编辑的奥辞谤诲版打包命名为单位名称+活动项目,如“中国语言文学系视频微课”上传至公务云盘:(密码:骋4尝诲)。
联系人: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王颜玉,0756-3668121, wangyy358@mail.sysu.edu.cn。
五、活动安排
(一)材料报送
各培养单位根据通知精神,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发动师生答题,遴选作品参加展示,保证参与集中展示的作品导向正确、思想积极、质量过硬。并于8月25日前将材料提交至指定网盘或邮箱。
(二)奖项设置
贬5微展览、工作案例、视频微课将设置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叁等奖5项、优秀奖若干项,另设优秀组织奖若干项。
六、活动要求
(一)加强领导,广泛动员。各培养单位要将活动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统筹谋划、一体推动。各培养单位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充分发动本单位师生积极参与。
(二)打造品牌,形成示范。各培养单位要坚持贴近师生、贴近实际,组织开展富有时代气息、体现文化内涵、具有价值导向的文化品牌活动,并及时宣传推广活动开展情况,形成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局面。
(叁)压实责任,务求实效。各培养单位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网上网下意识形态阵地,专人负责、细化分工、倒排工期,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实效。
附件:2024年“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成果征集表
?
党委学生工作部
2024年7月17日
(联系人:李老师,电话:020-8411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