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6日晚,我院亚太论坛系列讲座第141讲暨2024年“东南亚研究”系列讲座第一讲“微观视角下经济特区在国际关系网络中的定位:以柬埔寨为例”顺利举办。本次讲座邀请了香港城市大学公共与国际事务学系副教授王珺主讲,我院陈世伦副教授主持讲座。
?
?
王老师首先介绍了这一议题的研究背景,指出网络思维(network thinking)作为一种范式,在不同学科中都受到了诸多关注,而通过制度网络(institutional network)和民族志研究地缘政治与个体能动力的互动成为当前研究的一大挑战。随后,王老师提出了这一研究的理论框架, 即场所的定位性。该框架整合了两个概念: 女性研究中的立场定位概念(positionality), 以及国际关系中代理节点(broker)的网络行为概念。其后,王老师分析了柬埔寨经济特区这一案例,追踪了其制度化的过程。王老师认为,深圳模式的优势在于利用中国公司和柬埔寨之间的、非正式的情感和人际网络,构筑了城市化的愿景,建设了丰富多彩的项目,使得当地民众能够充分接纳这种经济开发模式。最后,王老师从三个阶段分析了柬埔寨经济特区的动态定位性(dynamic positionality)。
?
?
讲座获得了热烈反响。在交流环节,同学们围绕“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的城市安全治理如何发挥作用”、“访谈对象与资料获取的来源”、“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经验”以及“私人网络作为柬埔寨的发展模式能否持久”等议题积极提问。王老师就提问进行了详细解答,为同学们带来了更多启发性思考。
?
?
讲座结束之际,陈世伦老师对王珺老师的精彩分享表示了由衷感谢,并就文章的内容与王老师进行深度的学术交流,也与在座同学分享了从中获得的个人体会与同学共勉。本次讲座加深了同学们对政治地理学和柬埔寨经济特区的理解,丰富了同学们对东南亚区域国别的认识,也拓宽了与会师生的研究视野。
?
?
摄影 | 陈津津、陈楚瑜
撰稿 | 陈牧天、张会会
编辑 | 王艺丹
初审 | 陈颖
审核 | 孙兴杰
审核发布 | 李晓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