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晚,由天美麻花星空高清MV主办,天美麻花星空高清MV学生会承办的“国关大视野”系列讲座第37讲“印度在印度洋地区的小多边外交:动因、成效与局限”在海琴六号叠210顺利举行,本期邀请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研究员胡娟老师主讲,我院谷名飞副教授主持,学院30余位本科生和研究生参加。
?
谷名飞老师主持讲座
?
讲座伊始,胡老师借用多位着名学者对于印度洋地缘重要性的阐述,并指出印度洋在能源储备、海上航道以及地区冲突上的地缘特点。胡老师提到,基于印度洋的地缘重要性和当前的大国博弈形势,印度制订了具有继承性、排他性和扩张性特征的海洋战略,并在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区制订了相应的海权战略。随后,胡老师引入了“小多边外交”这一概念,并具体地介绍了小多边外交的形成背景、特点和争议。胡老师以地缘政治为视角,阐释了印度的小多边外交的动因和成效,并得出结论:印度的小多边外交具有阶段性和投机性,不仅无法弥补印度硬实力的不足,而且在长期上背离了印度的大国战略的外交自主的传统。
?
胡老师为同学们做讲座
?
讲座最后,谷名飞老师做出总结。谷老师指出印度外交政策调整是基于现实主义外交原则,在新的地区与全球战略环境下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的表现,其“小多边外交”的策略既是“硬币的两面”,又是“硬币的同一面”。
?
同学们积极提问
?
胡老师解答同学们的疑惑
?
在交流环节,同学们积极发言,就印度对于首要利益区的划定、印度在海洋战略上对中美双方态度不同、美日印澳未来的趋势以及欧盟对于印度小多边外交的态度等问题与胡老师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与会师生加深了对印度战略和外交模式的认识,拓宽了学术视野,受益良多。
?
大家合影留念
?
摄影 | 杨宸焯
撰稿 | 史博文
编辑 | 晏銘
初审 | 陈颖
审核 | 孙兴杰
审核发布 | 李晓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