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麻花星空高清MV

康乐校友 四季茶话——记天美麻花星空高清MV“校友导师”分享会(第三季)

临近岁末,寒潮骤然而至,席卷南方。叶落萧萧,落红满径。然而,国际关系学院的“校友导师”园地依然温暖舒适。12月16日上午,国际关系学院“康乐校友·四季茶话”(第叁季)广州分享会如期而至。2023级国际关系学院首批二十位本科生齐聚康乐园十友堂,期待国际关系学院优秀校友全国师兄能为他们的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的提升提供经验指导,指点迷津。国际关系学院李晓超书记出席茶话会并致辞,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许少民副教授主持本次活动。

?

全国,中山大学2007届国际政治专业本科毕业、2009届国际关系专业硕士毕业,现任广东省委编办党群政法处副处长。毕业后一直从事公务员工作,曾在省、区、镇叁级部门任职,在行政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方面有比较丰富的工作经历。

?

李晓超书记首先代表学院为全国校友颁发感谢状,感谢全国校友在异木棉绽放的冬日里回到康乐园,与初入大学学堂的师弟师妹们分享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心得和感悟,引领学生成长。许少民副教授向各位同学展示康乐园十友堂的历史和建筑风貌,随后介绍校友导师论坛的缘起和初心,希望校友导师论坛能够成为连接校友、学院和学生的情感纽带。

?

全国师兄感谢学院的邀请,表示很开心能够重回康乐园向初入康乐园的师弟师妹们分享他学习和工作的感悟和体会。看着刚成年的小师弟小师妹,全国师兄笑着说,“时代有所不同,但青春一脉相承”。全国师兄感慨时光荏苒,二十年匆匆而逝,但对于大学生活的回忆总是美好而又快乐的。回到母校,全国师兄说往昔在珠海和广州校区读书生活的画面自动涌现。作为“双城记”的过来人,全国师兄鼓励新生在不断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静观和感受两个不同校区的独特风景。既来之,则安之。在他看来,大一新生对专业认知的困惑和人生发展规划的迷茫,都是十分正常的。全国师兄从过去二十年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经历中总结出他认为比较重要的叁对关系,希望能够帮助大一新生尽早确立合理的发展规划。

?

一. 谈处理好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全国师兄指出大一新生要首先处理好自己与自己的关系。他认为生活在世界上的每一个体都有独特的价值,因此要善于挖掘自身价值,学会与自己和谐共处。全国师兄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学习和工作经验,引导大一新生现阶段要高度重视叁个问题:

一是身份转变,亦即从客体到主体的转变。这意味着大一新生要学会变被动为主动,从“他律”为主尽早转向“自律”为主。常言道,“君子慎独”,于无人处反思自己、安顿自己、善待自己。胜人者“有力”,自胜者方为“强”。

二是心理健康,特别是理性对待信息化时代里的焦虑情绪。全国师兄调侃信息时代的焦虑本质上是源于对时间的焦虑。可是,时间本来就是“人为的”产物,本质上是物体运动的空间距离而已。由于过分聚焦时间里的每分每秒,而忽略了很多事物背后的运动逻辑,特别是缺乏倾听别人故事的耐心,导致焦虑频发和扩散。全国师兄建议在信息时代里,缓解焦虑症的一剂处方就是把时间拉长,把空间拓展。

叁是目标设立,特别是提前确立短期和长期目标。在高中阶段,学生的目标总体上比较单一和固定,计划归根结底是给定的,而不是自主设立的。大学阶段,目标是多元的,甚至是相互冲突的,因此要学会结合自身的处境主动制定合理的阶段性目标。学会设立目标,才能懂得“舍得”的价值和意义。本质上看,设立目标就是一个主动确立自我,建立自信并逐渐消除焦虑的持久战。

?

?

二. 谈处理好自己与社会的关系

全国师兄认为处理好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同样重要。全国师兄再次强调,处理与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建立在完善自我的基础上。与高中生活不同,大学生活更接近于社会,或者毋宁说大学生活其实就是社会生活在大学里的映射或浓缩。大学的象牙塔里有大楼、有书香、有大师,也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全国师兄认为,进入大学,同学们一方面要回归经典,埋头苦读,贪多务得,细大不捐;另一方面则是要学会于无文字处读书。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全国师兄特别指出在大学阶段要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回归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全国师兄劝告初入大学的新生不要陷入虚拟网络世界的牢笼里,而应学会“从二次元走向叁次元”,回归真实而又立体的线下互动空间。在真实的人际互动中,社会生活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往往能够更直接地呈现出来,进而为大学毕业生日后融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全国师兄也指出,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往往能够锻炼观察力同时让情感变得更加细腻,帮助彼此发现各自的闪光点并弥补各自的不足。一言以蔽之,社会不在大学围墙之外,而是嵌入大学之内,因此学会处理好自己与社会的关系自然成为大学生活的应有之义。

?

三. 谈处理好自己与国家的关系

全国师兄同样指出处理好自己与国家关系的重要性。对于国际政治专业的学生而言,一方面要有国际视野,保持开放的交流互鉴心态。全国师兄回首本科阶段去新加坡国立大学交换学习的经历时指出,那段异国的学习和生活经历拓展了他的国际视野,丰富了他对国际政治的理解。全国师兄建议大一新生日后善于充分利用中大提供的国际交流平台,走出国门,在国际舞台上思考国际政治,理解中国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和角色,在不同观点的交锋和激荡中培养理性的爱国主义精神。

另一方面,全国师兄认为国际政治专业的学生同样要回归本土,扎根家园。全国师兄建议国际关系学院的学生同样要关心国家大事,准确理解中国的国情和党情,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全国师兄特别提到,当“信息爆炸”已成为常态,面对各种各样的网络评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特别是在国际局势错综复杂的背景下,更不应该妄加评论,而应做到明辨是非,学会“让子弹再飞一会”。全国师兄也希望同学们对国家抱有感恩之心,感谢强大的祖国为诸位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他也积极鼓励同学们树立远大志向,争取成为综合性人才,投身建设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事业之中。

?

?

整整两个小时,全国师兄娓娓道来,会场氛围热烈活泼。在提问环节,同学们从就业途径选择、个人成长规划、专业学习和国际局势研判等向全国师兄请教。全国师兄以小见大,由点带线,以实化虚,结合自己多年的丰富工作经验和实战案例,积极回应学生的困惑。

全国师兄坦诚他不能回答所有问题,也不能保证他的答案会让大家满意。但他特别强调,理论和实践不应该是互不相干的两张皮。一草一木,皆涵至理,但一切都要从“身心上”下功夫。所谓功夫,就是准确的重复。今日所读所思,去粗取精,坚持不懈,日后便可转化为一套有效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从而服务于各式各样的社会实践。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他建议同学们不要拘泥于理论和实践的分野,而是尝试从知行合一的角度去看待这两者的功用和角色。茶话会结束之后,全国师兄同参与活动的国关师生合影留念。

?

?

摄影 | 葛若萌

撰稿 | 周淑雅、何妮弘婧

编辑 | 晏銘

初审 | 赵函庚

审核 | 牛军凯

审核发布 | 李晓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