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麻花星空高清MV

科研学术 | 《亚洲史研究》创刊

《亚洲史研究》(Studies of Asian History)是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和中山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学术集刊,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公开出版。刊物以反映世界范围内对于亚洲史的研究成果、增进中外学术界的交流、提供学界重要学术信息为宗旨。

本刊旨在为亚洲史研究者搭建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致力于推进亚洲各国历史学界和知识界的对话与交流,推动对于亚洲史及亚洲各国历史的新的理解,超越“近代”以后形成的历史认识的对立,构筑基于亚洲各国相互尊重与学习的新型关系之上的历史研究。本刊还将致力于跨学科、跨领域的共同研究与学术交流,追求更具综合性的亚洲史研究。一方面以以往的专门研究为基础,另一方面搭建各研究领域相互交流与讨论的平台,形成以人文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为基础、以历史研究为中心、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者共同参与的亚洲史研究。

?

《亚洲史研究》

滨厂叠狈:978-7-5228-2372-0

定价:98元

版次:2023年10月第1版?

?

《亚洲史研究》的渊源与创刊缘起

中山大学是建国初期全国高校开展亚洲史教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拓荒者。1954年中山大学成立了世界史教研室亚洲史小组,亚洲史小组后改名亚洲史教研室,教研室主任为朱杰勤教授。1957年,教育部批准中山大学成立东南亚历史研究室,朱杰勤教授兼研究室主任。1958年朱杰勤教授调任暨南大学历史学系主任,亚洲史教研室主任由何肇发教授担任,东南亚历史研究室主任由历史系副主任钟一均副教授担任。东南亚历史研究室成为当时高教部批准成立的为数不多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之一,为中山大学的亚洲史研究,尤其是东南亚史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78年,中山大学东南亚历史研究室正式升格为东南亚历史研究所。东南亚历史研究所建立后,主办了学术杂志《东南亚历史学刊》,1983年出版第一期,因1984年出版纪念中山大学建校60周年专集《东南亚历史论文集》,因此1985年出版第二期,其后基本维持年刊的频率。从第5期开始改名为《东南亚学刊》,1996年出版第16-17期合刊。1997年,从第18期开始按年度出版,97、98年各叁期,99年二期。2000年改名《亚太研究》,半年刊,每年二期。2004年改名《亚太评论》,每年二期。2006-2009年每年二期合刊,09年以后暂停,2013年出版最后一期“大洋洲专号”。《东南亚(历史)学刊》发表了近200篇东南亚历史研究的论文,成为八九十年代中国学界东南亚史最重要的学术阵地。

?

《东南亚历史学刊》

?

八十年代以来,中山大学在东南亚史研究方面出版和发表了大批代表性学术着作。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四方面:有关东南亚史古籍整理、东南亚史代表性著作的翻译、东南亚史和中国东南亚关系史研究、华侨史研究。新时期以来,中山大学在日本史、韩国史研究方面取得较大进展,成为中山大学亚洲史研究新的一极。此外,中山大学在西亚、中亚古代史研究方面亦取得突出成就。

目前,中山大学的亚洲史研究已经涵盖东亚、东南亚、西亚、南亚、中亚、欧亚大陆的历史文化及交流,国别史研究则涉及越南、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西亚诸国的历史文化。除了地区国别史,亚洲史研究还在全球史、专门史,尤其是中外关系史、华侨华人史、海洋史、环境史、口岸史、海关史、冷战史等方向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拓展潜力。

为了推动新时代亚洲史学科的发展,增进国内外亚洲史研究者、研究机构的交流,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从2020年起举办“亚洲史研究”系列工作坊。工作坊关注亚洲史研究前沿,致力于搭建跨学科、跨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2021年底,基于中山大学亚洲史研究的学术脉络与亚洲史刊物的学术传承,工作坊发起人与历史学系、东南亚所的几位同事开始筹备《亚洲史研究》,希望建立一个长期讨论亚洲史研究的平台。筹备工作得到历史学系、国际关系学院、“一带一路”研究院、人文高等研究院,以及学界同仁的大力支持。

亚洲作为世界重要地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和亚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对于亚洲历史的认识与理解关系到中国与世界的共生共存。亚洲的文明进程,诸如亚洲的国家形成与国家治理、传统社会形成与长期变迁、亚洲的区域整合、亚洲与世界的互动与交往为人类提供了怎样的历史经验与原理,又面临怎样的困境与时代课题。换言之,我们正处于对亚洲史及其历史认识进行总结和反思的新阶段。

目前国内学界尚没有一本以亚洲历史为对象的学术刊物,也还没有一本从亚洲自身的历史进程出发去理解和思考亚洲历史特质、现状与未来的学术刊物。《亚洲史研究》的创刊既考虑到国内历史学界的现况,也出于时代需要,同时也致力推进亚洲各国历史学界的交流。因此,本刊倡导从亚洲自身的历史出发理解亚洲,提倡长时段、历史比较的研究视野与方法;注重揭示全球史与区域史视野下的文明互动与交往,鼓励跨学科研究与跨域对话。

?

《亚洲史研究》编委会

集刊名? 《亚洲史研究》

主办单位?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中山大学东南亚研究所

名誉主编? [日]滨下武志

主编? 牛军凯、朱玫

学术委员会

摆日闭滨下武志(中山大学、东洋文库)

摆日闭宫嶋博史(东京大学、成均馆大学)

[日]顾琳Linda Grove(哈佛燕京学社、上智大学)

摆日闭谷本雅之(东京大学)

[美]彼得·戈登Peter B. Golden(罗格斯大学)

[美]万志英Richard von Glahn(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德]瓦尔特·萨拉贝格尔Walther Sallaberger(慕尼黑大学)

摆越闭阮俊强(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

[印]沈丹森Tansen Sen(上海纽约大学)

葛兆光(复旦大学)

孙? 歌(中国社会科学院)

韩东育(东北师范大学)

刘志伟(中山大学)

袁? 丁(中山大学)

谢? 湜(中山大学)

牛军凯(中山大学)

朱? 玫(中山大学)

编委

牛军凯(中山大学)? 朱? ? 玫(中山大学)

程方毅(中山大学)? 费? ? 晟(中山大学)

曹? ? 寅(清华大学)? 陈博翼(厦门大学)

李? ? 智(中山大学)

[新西兰]毕以迪James Beattie(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

?

来源 | 中大历史学系

编辑 | 邓超卓

初审 | 陈颖

审核 | 牛军凯

审核发布 | 李晓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