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晚,由国际关系学院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中心主办,本科生第二党支部承办的“伶仃问学”思享会第四期“粮食问题、全球化与地缘政治”顺利举行。本期邀请我院谷名飞副教授主讲,王泽相助理教授主持,学院10余位本科生和研究生参加。
?
?
?
谷老师以俄乌冲突中围绕粮食问题的博弈为切入点,指出基础性物资对于塑造国际关系具有重要影响,从而引出“粮食问题”这一命题。谷老师首先介绍了粮食作物的全球化进程,展示了早期全球主要农作物分布的地域特点,逐步形成小麦文明、水稻文明、玉米文明叁大种植区域。但15世纪开始的“大航海”及西方殖民活动逐步打乱这一格局,18世纪工业革命及19世纪美国崛起进一步加速了农作物的全球化进程。同时,粮食生产、运输和消费的全球化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贸易公平问题、卫生健康问题、食物浪费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等。随后,谷老师谈到粮食全球化的一些新趋势,从公平贸易模式、原产地标志、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叁个方面做了介绍,探讨这些新机制对于解决粮食全球化问题起到的作用。
讲座最后,谷老师强调粮食作为一种重要资源,一直是地缘政治博弈的重要对象,也是国家发挥影响力的重要工具。在全球化影响下,国家在全球粮食生产、贸易、利润分配中的“中心位置”受到冲击,但这一趋势在俄乌冲突后有所改变,越来越多国家开始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因此,围绕粮食问题的多重博弈仍将继续,但会在一个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进行。
在交流环节,同学们积极发言,就粮食价格竞争力、国际组织在粮食安全中发挥的作用、黑海粮食协议、粮食外交、粮食供应链等问题与谷老师、王老师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
?
?
?
活动结束时,学院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中心向参加的每名同学赠送了一本谷老师推荐的《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以帮助同学们从另一个角度理解本次讲座的主题。
?
撰稿|陈牧天
编辑|晏铭
初审|程治森
审核|张志文
审核发布|牛军凯